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福建洋溢着浓厚的“福”文化年味:续一线血脉亲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建日报2月10日报道   “福龙”造景红火喜庆,巨幅绘画展现古街区历史文化,乡土小吃美食摊人头攒动……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闽清县邀请一批台湾同胞走进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聆听历史回响,喜迎新春佳节。

在街区入口,一幅描绘闽清历史上街区规划、民风民俗的大型绘画,吸引了台胞们的注意。大家聚拢在画板前,仔细察看梅城今昔之变。

“清代乾隆中期,闽清每年派29名水兵赴台,履行神圣海防任务……”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群落,见证城市发展变迁;汇聚了毓麟宫、文庙和真源堂的街区,成为文化融合的最佳印记;从一家宗祠,窥见中华姓氏家族发展变迁史和同根同源的两岸情。漫步街区,台胞们边游玩边听介绍,纷纷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场景。

街景独具特色,街头巷尾的文化活动同样精彩。主办方特意在街区内设计了“眼福、耳福、心福、口福、身福”等多重体验区。这边,本土书法家正与台湾同胞共同执笔泼墨,以丹青墨笔架起艺术桥梁;那头,台胞们正聚在“食在印记”闽清特产店里,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白粿、糍粑,品尝闽清特色小吃、陈年青红酒。“这个石锤很重。”“捣一捣糍粑感觉很解压。”“这个印花真有特色。”……大家踊跃上前体验,屋内热气腾腾。

闽清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民间交流广泛深入,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纽带、亲近的情感联系。“近年来,闽清深入推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吸引台湾团队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力量。走进梅城街区的台湾同胞中,就有不少人有意在此投资兴业。”闽清县梅城印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祥谋介绍。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两岸交流驿站,引入两岸特色产品和台湾社工的专业经验。”福建海峡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台胞黄小兰说。(记者 刘必然 通讯员 吴玉晶

相关新闻
新春走基层| 福建洋溢着浓厚的“福”文化年味:闹一场民俗巡游

据福建日报2月10日报道 “咚咚锵,咚咚锵……”5日晚上8时许,漳州古城华灯璀璨,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颇具闽南特色的民俗巡游正在上演。 “打头阵”的是一条金灿灿的“游龙”。只见龙头高高昂起,龙身蜿蜒游动,从漳州古城北广场一路穿梭到泮池。紧随其后的是两只威严勇猛的...

新春走基层| 福建洋溢着浓厚的“福”文化年味:看一出古街“春晚”

华美璀璨的新春花灯,《霓裳》《锦绣》《花朝舞》等宋韵美学演艺节目,精致创意的文创礼品,琳琅满目的年货市集……今年春节期间,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以“花灯暖莆阳·龙耀中国年”为主题,策划一系列新春元宵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

新春走基层| 福建洋溢着浓厚的“福”文化年味:过一个有“福”之年

据福建日报2月10日报道 除夕一早,刘小磊脚步匆忙,踏进位于福州八一七北路的“福”文化主题书店“福书轩”。作为值班经理,刘小磊立即着手整理书柜、清洁咖啡吧等,让“福书轩”以崭新气象迎接市民和游客。 店门口,两只可爱俏皮的“福瑞龙”手拿“福”字分立大门两旁。店内,挂满祝福语的祈福树、刻满各种“福”字的百福门、缀满“福”字流苏的幸福大道映入眼帘,...

新春走基层| 除夕夜话发展

在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台湾驻村文创师陈柏菁与村民夜话村庄新一年发展。 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 摄 据福建日报2月10日报道 在鞭炮声中,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的除夕夜愈发热闹。 村里寒意料峭,调解室内却暖意融融。村民围坐一起,等待来自台湾的驻村文创师陈柏菁归来团圆。 “...

新春走基层| 向着春天出发

据福建日报2月10日报道 除夕夜,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村民刘月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这一年,我们家发生了可喜可贺的变化。虽然除夕我的女儿不能回来过年,但早早就送来了年货;我也准备了许多吃的,欢欢喜喜过大年。”刘月仙说。 谈到这一年的喜事,刘月仙很高兴:“在福州工作的女儿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2016年,儿子和朋友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