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通车后,车流量保持高位运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15时,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24小时,车流量已超12.5万辆次。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全长约24公里,双向八车道,被称为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七年磨一剑,深中通道的正式通车引发岛内强烈关注。《两地通行时间仅30分钟!“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营运》《深圳中山跨海通道 促大湾区一体化》《深中通道今开通 大湾区进入“大桥经济”新时代》岛内的“中央社”、“中广新闻”、《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各主要媒体近日密集发布相关报道。
“让人觉得好厉害。”台海军前舰长黄征辉赞叹大陆强大的基建能力,作为有着100%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深中通道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在建设过程中,挑战最大的是建设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每节标准沉管重达8万吨,体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要把这样的巨无霸安装到最深将近40米的海底,在水底19万吨水压和复杂风浪流条件下,每一次的精准安装到位无异于在海底穿针绣花。
上天、入地、下海,大陆如此之高基建成就,黄征辉也表达了期望,“希望未来能够建设一条从澎湖到台湾岛的跨海大桥。”他进一步强调,两岸要和平,要发展。
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实现深圳、中山及广州三地连接,深圳至中山之间的车程从原来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同时也有力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
“亲身感受到了大陆的高速发展”,作为在粤澳大湾区深圳的创业台青,翁鼎钧对于祖国大陆的发展和强大深有感触。同样在大湾区发展的台青陈浩群也表示,“很令人振奋!”他们都期许未来有更多台湾朋友来到大陆、来到大湾区,亲身体验这项超级工程,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
一桥飞越伶仃洋,横跨21公里海域,让天堑变通途。随着大湾区进一步互联互动,也将为台湾青年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深度参与大陆高质量发展进程,实现精彩人生。【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看台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