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聚焦  >> 正文

评论:两岸青年正以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5日抵台参访的大陆师生一行,本周末返程。此行于参与交流的两岸青年,皆是新奇而亲切的愉快历程。面对面交流之下,所谓台湾青年世代“天然独”的个别人判断、大陆师生团是“统战团”的别有用心言论,无法让年轻人轻信。他们正用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来自大陆5所高校的37名师生参与了此次交流回访之旅。一路行程中,许多参观、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感知到彼此共通的历史传承与审美意趣。大陆师生参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湾高校,感受到两岸共同传承一脉中华文化;一些高校中的瓦顶建筑古色古香,何其熟悉。两岸青年以民乐合奏《沧海一声笑》《花好月圆》,美好旋律淌出时,最打动人的,是深知你我都解曲中意的默契。

 

  面对面交往互动中,两岸年轻人也展现出别无二致的青春热情,尤其在体育交流中无间相融。大陆乒乓球选手丁宁在球技切磋时“圈粉”观赛学生,更有其台湾球迷赶来“追星”;原不熟悉棒球的大陆学生,在棒球场看台上很快融入“台式应援”,打加油棒助威味全龙队。座谈之时,两岸青年更聊到对创新科技的共同追求,欲互相了解彼此研究方向。无论娱乐、运动中的“打成一片”,还是畅聊抱负时的理想碰撞,都说明心与心的距离并不遥远。

  近些年,岛内绿营媒体、名嘴对大陆“吃不起茶叶蛋”等信口胡诌,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宣传,力图扭曲台湾青年对中国历史与大陆现状的认知、制造两岸间误解与敌意。这曾令一些观察者对两岸青年世代间的交往与认同感到担忧。

  但互联网时代的两岸青年并非偏听轻信之辈。他们要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智慧,去看两岸、谋未来。即便在近年民进党当局阻挠及疫情影响下,两岸青年交流也未间断,尤其许多台青勇于来到大陆求学、工作、逐梦,他们亦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短短9天,大陆学子看到了中华文脉仍在台湾延续,也感受到台湾同龄人的热情与抱负;两岸青年在交流中了解对岸发展境况,交换彼此对前途机遇的理解。他们正以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也将以自己的智慧,为未来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相关新闻
两岸青年拍武汉 共话融合发展新未来

近日,第七届“台湾青年看武汉 魅力江城随手拍”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吸引了甘肃广河县少数民族学生、台湾自媒体人、在鄂台生等两岸近60位青年共同参与。 本次活动以“青春同心 筑梦未来”为主题,7天内寻访黄鹤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东湖、武汉科学技术馆等地,让两岸青年近距离、深层次、多角度感受这座长江经济带上核心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澎湃的经济活力...

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共通试点启动

据福建日报7月22日报道 21日,由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承担的“两岸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共通试点”项目启动会在福州举行。 福建与台湾均是我国火龙果重要产区。自20世纪80年代引种至今,台湾火龙果种植规模已发展到约2.5万亩,选育出了系列优良品种,田间管理水平较高,但至今未发布有关栽培技术标准;福建现有火龙果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相关地方...

两岸联手推出幾米画剧展 打造绘本IP新呈现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沉浸式互动画剧展《遗失的幾米世界》20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作为该展全球巡展的首站。这也是台湾知名漫画家幾米25年创作生涯中规模最大的特展。   《遗失的幾米世界》以“拥有与失去”为主题,尝试“画”与“剧”结合,精选幾米五本代表性绘本《微笑...

台青陈圣浩“杭漂”十余年 以文创为媒牵手两岸少儿

中美电影节、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纽约时装周……在大陆深耕少儿文创产业十余年来,台青陈圣浩携作品一次次亮相国际舞台,展现出两岸文创产业的强大合力。   2010年,陈圣浩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杭州,成为一名“杭漂”。身处中医世家,爱好视觉传达、影视制作等艺术类工作的他在家人眼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机缘巧合之下,我依托视觉传达等爱好与大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