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聚焦  >> 正文

中华文化架起两岸同胞连心桥(日月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期,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热情高涨,来大陆参加线下交流活动的台胞越来越多,尤其是文化交流持续热络:两岸青年踊跃参加“中华文化研习营”、体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手创作音乐舞台剧等文艺作品……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现两岸文化交流新脉动,不仅丰富了两岸同胞的文化生活,更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和连结,表达了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愿望和心声。

  海峡两岸,一脉相连。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纽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已在台湾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浸润于台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春节辞旧迎新、元宵看灯会、清明寻根谒祖、中秋思团圆,妈祖、关公、保生大帝等源自大陆的信俗在岛内香火不息,源自大陆各地的美食遍布台湾大街小巷……这些无不说明,台湾民众非常珍视自己的文化和根脉,具有浓浓的中华文化情怀。

  两岸同胞,手足情深。一直以来,大陆方面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弘扬中华文化。支持两岸文化界人士合作举办各类交流活动,鼓励两岸同胞开展基层人文交流,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支持两岸文化机构和青年艺术家共同讲好中国故事,落实落细文化领域惠及台胞措施……一些活动和平台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在两岸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对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民进党当局自上台后在岛内大搞“去中国化”,企图割断台湾与大陆的血缘联系与文化情感,抽掉台湾社会的“中国魂”。他们一方面公然篡改历史,阉割和扭曲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连结,去孔子、去孙中山、去郑成功、取消遥祭黄帝陵,甚至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另一方面,他们推行所谓“本土化”教育与文化政策,大幅删减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比例,渗透“台独史观”。一些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受“台独”思想毒害,国家、民族认同出现偏差甚至存在错误认识。

  民进党当局的这些倒行逆施,遭到岛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和抨击,岛内各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不容青史尽成灰”,用多种形式传播历史和真相,唤起台湾民众的觉醒。许多人默默投身两岸文化交流,推动台湾青年赴大陆参访,与大陆同胞合编抗战史料,更多人身体力行弘扬中华文化,读古诗、写大字、弹古琴、唱京剧、绘国风,享文化盛宴、品中华美学,希望中华文化在推广、交流、传承中发扬光大……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这是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基因里的。“两岸一家亲”是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拆解的历史文化根基。无论台海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扭曲事实、设置阻碍,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始终澎湃向前,两岸同胞始终保持人文往来不停、文化交流不断。人们发现,只要两岸同胞多交往,彼此加深了解,“台独”谎言就会不攻自破,“台独”骗术便难遁形。只要台湾同胞讲中国话、写中国字、过中国节,“台独”势力的所谓“去中国化”终将是闹剧一场。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受中华文化滋养哺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根基和强大精神动力。只要两岸同胞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架起一座座连心桥,不断激发凝聚力、向心力,就一定能达至心灵契合,并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14日   第 04 版)

相关新闻
张茂泽: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中新社西安3月28日电 题: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专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张茂泽   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世称“中华第一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祭祀黄帝陵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200余名港澳台同胞及侨胞“云聚”共话中华文化

中新社合肥3月28日电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根与魂,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年轻朋友筑梦、逐梦、圆梦。”台湾国学教授朱荣智28日作主旨演讲时说。   当天,第三期“安徽海联同心讲座”在合肥举办,主题为“文化中国与青年圆梦”。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200多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云端”相聚,共话中华文化魅力。   朱荣智是台...

东风已绿觉春好!两岸同胞共创复兴伟业正当时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在中华大地一片生机勃发之际,我们又一次走进“两会时间”。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近段时间以来,呼吁两岸融合发展,恢复正常交往交流的声音越发坚定恳切。全国两会积极回应两岸同胞热切期盼,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送来阵阵暖...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锦绣中华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黔山秀水前,习近平总书记为传统技艺点赞。 羌绣、蜀绣、苗绣……“绣”里有为美好生活的奋斗,也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最早发明丝织技艺的国家。经线与纬线的交织,以针代笔的绣画,绵延千年,流传至今。 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

“意公子”有了新身份: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发声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意公子”吴敏婕在最近一期视频中分享的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的一句话,也是“意公子”新年给自己的座右铭。   而这新的一年,“意公子”在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创始人的身份之外,多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   网络上,吴敏婕以一袭绿衣的“意公子”形象为网友所熟知。视频中,她或席地而坐,或行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