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学者共话融合发展 建言打造“妈祖大模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华文明与两岸融合”学术研讨会22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举办,十余位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与两岸融合的当代路径”等主题研讨交流。其间有学者提出打造“妈祖大模型”助两岸交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黄清贤提出,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两岸可以共同推进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嵌入两岸融合发展中来,共同努力让两岸人民过得更好。

  妈祖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血脉,也是两岸交流重要的桥梁。以近年南京大学正开发的“孔子数字人”为灵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邱伟云提出了打造“妈祖大模型”的想法,收集两岸妈祖庙签诗,用AI训练出一套基于妈祖文化区共同信仰的思维逻辑。

  “我想‘妈祖大模型’这种形式会让更多台湾年轻人接受和喜爱。”邱伟云认为,“妈祖大模型”的打造将有益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其泽在分享中谈到,文化认同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共鸣,更是两岸民众心灵的桥梁。在数智时代,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更多元、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形式,从而增强两岸民众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数字人文技术为闽台共有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途径,数字媒体革新了闽台文学艺术交流模式......通过技术赋能,闽台文化得以突破传统界限,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未来。”李其泽期待能构建“数字闽台文化云”平台,并找到更多方式开拓闽台文化融合与中华文明传承的新路径。(完)

相关新闻
中国故事|一家四代,见证两岸学者百年殷墟情

这是一处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豫北村落。层层黄土之下,却埋藏着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钥匙”——殷墟。一代代中国考古工作者躬耕于此、上下求索,不断向世界传递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翻阅殷墟发掘史资,一位老者时不时出现在那些照片中。尤其在殷墟第一次发掘前的一张合影中,...

两岸科创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厦召开

台海网11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张锦榕 林梅清)日前,以“创新生物医药 智赋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4年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下称“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家、青年创业者300余人参加。   当天,厦门科技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与厦门汪汪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优沃科技有限公司就项目落地孵化、在厦门设...

两岸学者共谈“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

  新华社厦门11月18日电 第十五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18日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围绕“台湾历史上的客家人”主题展开学术对话。   台湾闽南暨客家文化知名研究者、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汤锦台是客家人,对两岸客家具有深厚的情结。他从历史角度切入,依托大量调查与访谈,以早期迁移至台湾的客家人的生态为引,对客家人在台湾的历...

福建日报刊发“敏言”文章:城与乡,融合发展怎样再提升

40多年前,我国的改革自乡村发轫,开启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序幕。 今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改革的春风再度激荡在广袤的城乡之间。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城乡融合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

厦门市两岸融合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

为进一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对台特色和优势,厦门市两岸融合发展专家委员会25日正式成立。 厦门市两岸融合发展专家委员会正式揭牌,并为首批受聘的16位专家委员颁发聘书。这是厦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