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岭南陈氏宗祠:见证两岸“十代同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闽江入海口之南坐落着一个古老村落——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岭南村。长乐岭南陈氏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800多年。目前,村里有陈氏后裔5000多人,并有岭南陈氏后裔3000多人分居台湾各地,两岸宗亲交流活动频繁。

2024年11月,长乐岭南陈氏祠堂入选福州第二批台胞寻根示范点。本报《台胞寻根工程》专栏第20期为你讲述长乐岭南陈氏宗祠的故事。

岭南陈氏宗祠。

海内外后裔合力重建

岭南陈氏宗祠位于潭头镇岭南村岭北777号,北靠雁山,面朝西湖,旷远空阔,风光无限。宗祠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由岭南陈氏入闽始祖显公的十四世孙华夫公置宅改建而成。原祠雕龙刻凤,十分壮观。近六百年来,几度重修。

1994年,在村两委支持下,“陈氏宗祠重建理事会”成立。理事会倡议台湾宗亲捐资,得到普遍响应,共收到海内外捐资340多万元。1994年,陈氏宗祠重建动工,并于1996年10月竣工,耗时两年多。

重建的宗祠古朴、庄严,宽13.9米,深33.6米。整体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座分上下两层,上层楼顶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正面四扇门和十二扇楼窗全部雕花贴金。

祠门上方,“岭南陈氏宗祠”六字为台湾岭南陈氏后裔陈道茂手书,大门内上方的“颍水岭南陈氏大宗祠”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6岁时所书。前楼前廊共有四根高6.2米青石柱,中间两根浮雕倒立飞龙,旁边两根刻有陈家乘龙快婿、明朝工部侍郎董应举所撰长联“沙堤突出雁峰高,云树万年雨露;石井迴连湖溆合,水天一色波澜”。

祠楼后外墙壁上有10平方米的“岭南全景瓷砖画”,出自台湾名画家、岭南陈氏后裔陈学元之手。

“十代同堂”匾额。

两岸“十代同堂”全家福

岭南村老年协会会长、岭南陈氏宗祠负责人陈家来介绍,岭南陈姓源出河南固始县,于唐“安史之乱”至“广明之乱”期间南迁福建

宋绍兴年间,岭南陈氏始祖陈万卿,从长乐金峰沙堤陈铛头村迁至岭南村,至今已有800多年,传承三十二世,繁衍出十三房。岭南村现有陈氏后裔5000多人,台湾各地有岭南陈氏后裔3000多人,港澳及海外合有岭南陈氏后裔4000多人,子孙兴盛。

台湾岭南陈氏后裔主要分布在马祖、台北、台南、台中、桃源、基隆、宜兰、新竹等地。多年来,两岸宗亲交流活动频繁,不少台湾宗亲后裔前来长乐岭南陈氏宗祠祭祖,认祖归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26日,两岸宗亲齐聚一堂,举行2024年两岸岭南陈氏“十代同堂”祭祖系列活动,近200名马祖及台湾本岛的岭南陈氏后裔回到祖地,与当地族亲一起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美丽乡村的发展成就,开展两岸族谱对接,用心用情描绘出最动人的“十代同堂”全家福。

打造两岸宗亲交流品牌

长乐区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长乐利用岭南村与马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特殊关系,打造了具有长乐特色的两岸宗亲交流品牌。通过宗亲交流活动,深化了两岸同胞的家族认同感,增强“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理念,有力增进了“两岸同胞根相连、脉相通、心相印,世代赓续传承、生生不息”的情感联系。

在2024年9月26日的宗亲交流活动中,来自两岸岭南陈氏后裔的“永、芳、令、誉、益、著、于、先、有、光”十代同堂,实属罕见。前来参加活动的台湾岭南陈氏后裔全面了解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马祖岭南陈氏宗族族长、76岁的陈国光告诉记者,他的根在岭南,回乡祭祖令他深深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与成就。他还表示,将带领更多家人和晚辈到岭南探亲寻根,积极搭建两岸沟通合作的桥梁,助力家乡发展。

参加“十代同堂”祭祖系列活动的不少台胞是青年人,长辈希望他们感受一下乡音乡情。“小时候,爷爷奶奶就和我说,我们的根在岭南,现在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台胞小陈告诉记者,能回到家乡缅怀祖先,他很激动。(来源:福州晚报 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陈琳 文/摄)

相关新闻
了却三代人夙愿 台胞姐妹回湖南道县寻亲祭祖

台胞周美华、周敏华与湖南道县亲人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发)   据中国台湾网11月8日报道 11月3日,台胞周美华、周敏华来到湖南道县寻根祭祖探亲。   孪生姐妹周美华、周敏华出生于台北市,祖籍湖南永州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姐妹俩从小常听爷爷和父亲提起家乡,回乡寻亲成为了一...

一张老照片 牵起寻根路——高龄台胞姐妹来榕探寻祖辈墓碑

“照片上的祖墓到底在哪里,经过77年之久,可能再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个秘密。”10月21日,为期一周的寻根之旅告一段落,80岁的邱守榕和78岁的邱守桐姐妹俩不得不暂时离开福州,乘飞机返回台北。 ▲邱家姐妹(左二、左三)在象山寻找祖墓。记者 唐蔚嫱 摄 这场寻根之旅,始于她们父亲...

我的两岸家事 | 三代大陆寻根,见证发展速度

“我叫金蜀卿,在台湾出生。父亲为了纪念家乡四川,把我的名字命名为蜀卿。”从小在台湾长大的金蜀卿,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她告诉“看台海”记者,父亲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深深影响着自己在讲述两岸间故事的过程中她见证着两岸的变迁更找到了寻根的意义。 小时候的金蜀卿常听到爸爸...

一捧香火一捧土 两岸合炉续亲缘

“在泉州安溪,取回故乡的一把泥土,带回一捧宗祠里祖先的香火,回到台湾台中与家中祭拜的祖先牌位香炉合炉。”9月6日,台湾青年王志信向中新网记者再提及自己8月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少卿村寻根的经历,仍感动不已,“这是一趟非常有意义的寻根之旅”。 8月23日,台湾青年王志信(...

第七届闽王文化旅游节开幕 台湾宗亲赴闽寻根

中新社福州9月4日电 第七届闽王(王审知)文化旅游节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开幕。闽台两地文史专家及王氏宗亲代表150余人齐聚,探索文化融合,共祭开闽三王。   王审知于唐末率军入闽,主政福建29年,政声卓著。史上“随王开闽诸姓”后裔于八闽大地繁衍生息,多有迁徙至浙江、台湾及海外各地。   自2008年以来,闽王文化旅游节先后在闽台两地举办。本届闽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