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在闽台湾社区营造师与两岸同胞共迎中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博饼、体验非遗漆扇、共做团圆月饼……14日,以“海峡两岸共中秋,情牵两岸享月明”为主题的迎中秋活动在福州仓山区盖山镇浦江社区举行。

  “中秋节是一个月圆人团圆的节日,许多台胞可能没有办法回台湾过节,但我们希望能给台胞‘家’一样的感觉。”台胞龚钰婷说,在她的推动下举办此次活动,希望能促进两岸交流交往,让大家感受到团圆气氛。

  龚钰婷是该社区的一名台湾社区营造师。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所处的社区已建成福州第二个两岸交流中心和两岸青年创业创客孵化基地。该基地已开展多场与台湾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两岸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共同发展。

  在台湾烘焙师黄士婷的指导下,来自台湾桃园的林怡欣首次体验做手工“好柿”月饼,“寓意着大吉大利,‘柿’全十美”,林怡欣表示,通过共同制作月饼,两岸同胞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融合,同时还在非遗技艺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13日,在平潭,上楼村台湾社区营造师与平潭边检站、居民及志愿者组织开展“月满楼台会中秋共团圆”主题活动。

  上楼村台湾社区营造师林香贝表示,很高兴能和两岸同胞在此共迎中秋节,在平潭就职的半年来,她深切感受到了大陆的热情与活力,与当地居民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台湾社区营造师邱晨芯为大家分发了月饼制作材料,大家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在我高中的时候就有做月饼的习惯,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承载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而亲手制作月饼则让这份寓意更加深厚和真挚。”邱晨芯说,这是她在平潭度过的第四个中秋,作为台湾社区营造师,未来她将会多举办更多富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为两岸同胞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完)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新闻
中秋国庆双节来福州过“山海福厝”国潮嘉年华

   9月14日,“山海福厝”国潮嘉年华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启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市民、游客可探索智慧坊巷新潮玩,体验闽式生活新潮派,感受闽都国潮新风尚。   记者:林凯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福建中秋假期先雨后晴 中秋夜有望拨云见月

  新华网福州9月14日电(刘丰)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15日影响福建外海渔场,福建中秋假期先雨后晴,中秋夜有望拨云见月。   台风“贝碧嘉”14日11时中心距离浙江舟山东偏南方向约93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强热带风暴级)。预计“贝碧嘉”将以每小时30~35...

与爱“童”行 这群儿童玩转科学欢乐过佳节

台海网9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 通讯员 洪泽坤)心系儿童暖中秋,丹桂乘风花自香。9月14日,泉港区“科技筑梦 情暖中秋”——情系留守儿童中秋活动在科技馆举行。 30多名孩子参与了中秋传统活动——博饼,大家汇聚一堂围桌而立,欣然开博,清脆的骰子声不绝于耳、激动的欢呼...

南平:在宋韵古街体验别样中秋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有着丰富的宋代遗迹,考亭古街尤具宋代风情。中秋临近,当地开展了“花好月圆夜·中秋共此时”游园活动。   游园活动设置了朱子题诗、宋人点茶、有奖投壶、绘制漆扇、画舫游船等游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记者:郭圻   素材来源:建阳区融媒体中...

摆塔、捡月华、互赠“中秋饼”......看看老福州如何过中秋

“蒲团趺坐诵琅琅,也学和南礼法王。两字平安教弟妹,今宵莫唱月光光。”清代进士沈绍九(沈桐士)的《中秋拜塔词》中记录着福州人“拜塔过中秋”习俗。拜塔须摆塔,中秋佳节临近,“摆塔”习俗在福州大饭店再度亮相。 当然,除了“拜塔”,老福州人的中秋节还有“捡月华”、“分送礼饼”的独特习俗。今天,我们邀请民俗专家郑子端给大家聊一聊福州中秋节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