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师生齐聚福建邵武推动竹创意创新发展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湾与大陆专家讲座、观福建邵武竹企业、考察历史文化、营员交流创作……7月17日到29日,第七届大学生“移动创意营”暨邵武·两岸融合发展移动创意营活动在福建省邵武市举行。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等来自大陆与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的11位导师、41名学员齐聚邵武,共商发展之策、共启合作之路。

  本届创意营以“两岸融合创新之旅东方竹业创意之行”为主题,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四篇文章,推动邵武在“竹替代”和竹创意的创新发展。

  “我们与邵武多家竹企就竹产品设计多项进行合作,竹产业是闽北重要的产业,之后同心同行学习交流,以跨界合作、设计赋能、设计翻转、地方创生为理念,推动邵武在地竹产业的发展和竹美学的提升。”台湾云林大学教授管幸生说。

  开营仪式上,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敏芳向营员代表授予营旗。澳门城市大学教授彭亮、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陆定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扬,分别从竹产业、竹设计、竹之美等维度进行现场授课。

开营仪式。记者 张丽君 摄

  为期12天的此次创意营活动期间,创意营学员将在导师引导下,深入邵武市和平古镇以及味家、杜氏等龙头竹企业参观和调研。

两岸导师听取学生报告。全国大学生移动创意营供图。

  邵武市委书记陈显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移动创意营”在邵武“安营扎寨”,汇聚了两岸设计领域众多精英导师和优秀学子,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导师和学员们沉浸式探索邵武的历史人文、自然风物,加强城市品牌创意设计,为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辨识度的“邵武是个好地方”城市名片增光添彩;把更好的创意资源导入邵武,把更强的技术带到邵武,开启竹产业发展的思想碰撞,探索竹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助力邵武竹木产业创新蝶变。

  邵武竹林资源丰富,有“中国竹家居之都”和“中国特色竹乡”之誉。当地拥有竹制品企业292家,数量排名福建省各县市区第一,是全国唯一同时具备竹快销品、竹家居两条完整产业链的县域,年产全竹家居生活用品200万套、竹餐厨用品320万件、竹筷380亿双、竹勺1350万支,竹筷胚、竹筷产量占全国的60%,各类竹刀、竹叉、竹勺、竹高尔夫球钉等产量占全国90%,每公顷竹林实现产值15万元,竹林单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2023年,邵武竹产业总值73.8亿元,比增12%,带动二产就业1.2万人,拉动竹农增收3亿多元。(张丽君 雷雨晨 邓贤龙)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新闻
洪秀柱: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台湾青年一代奉献心力理所当然

“两岸一家亲,亲亲要见面,不见如何亲。”在7月8日举行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上,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用情真意切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两岸同胞。时隔一天,记者有幸再与这位老人见面,心中满是敬意。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

两岸融合发展从中小学生开始

“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台湾中小学生参与海峡论坛,来大陆各地走走看看,让他们认识大陆的真实面貌,这对于未来两岸融合发展和最终统一至关重要。”网红台青李东宪在海峡论坛大会现场受访时如此表示。   他说,中小学生是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早点来大陆交流,可以对大陆有更客观更正面的认识,可以降低被民进党“去中国化”教育的洗脑效应。...

台湾嘉宾:大陆顺应主流民意,坚定推动两岸融合

台海网6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俞舒林 张媛 吴生林) “每年夏天到福建参加海峡论坛,我们都很期待。在台湾不易见的老友,反而在厦门相见了,这是一种缘分。”台湾学者、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昨日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13日将出发来厦,他身边很多朋友对海峡论坛都十分热情,有的没买到台湾直飞厦门的机票,就绕道来参加海峡论坛。   戚嘉林已连续参加多届...

重大装备助力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近日,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制并用于福州市滨海快线项目建设的第10台盾构机,顺利贯通机场站—机文风井区间右线。 该项目开工以来,中交天和已陆续投入直径8.58米盾构机11台,担负全线超60%的隧道掘进任务,是福州市目前成功应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目前,10台盾构机已...

沙县推出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4日,三明市沙县区大洛镇举行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启动仪式。“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不愁没人帮忙砍竹子了。”大洛镇中洋村党支部书记鲍志英说。 竹产业是大洛镇的特色产业,全镇毛竹6.8万亩。由于缺乏劳动力,毛竹长在山上没人砍、少人运,下游竹加工企业苦苦等不来原材料等问题制约着当地竹产业的发展。 竹产业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整合企业、农户闲散毛竹、砍伐队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