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八旬台湾老船长携亲友回乡寻根:为两岸交流交往牵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台州6月12日电   “大陆有很多发展机会、有美好的未来,只要我还走得动,每年都会带他们年轻一代回家看看,领略大陆的发展。能给家乡做点事,是我这辈子的心愿。”说着一口流利的温岭话,今年87岁的台胞周香春受访时说。

 

  连日来,周香春带着一家三代以及亲朋好友共15人,回到浙江台州温岭寻根,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

  在当地,周香春被称为“老船长”。71年前,他和家人从大陈岛前往台湾。18岁以来,周香春就在船上工作,成了往返海峡两岸的“摆渡人”——他为家乡的孩子捐款捐物,也曾数次帮助大陈渔民脱险,还会替两岸亲人捎带信件、生活用品、地方特产等。

  譬如1993年8月6日,浙岭渔63399号船在舟山沈家门以东海区作业时,被汹涌的浪涛撞开裂口。周香春见状,迅速组织“金协潮号”的船员们奋力抢救大陆渔民。当日,来自温岭松门镇的林宝法等6位渔民脱险,他们的子女得知周香春是家中长辈的救命恩人后,便把他看作海峡对岸的“亲人”,至今仍保持联系。

  “从小到大常听爷爷和爸爸提起家乡的亲人与故事,这次终于如愿踏上了温岭的土地,这里的发展比我想象中更好更快。”周香春的小孙子周书华在台湾读大四,他表示,未来会趁着假期常来温岭,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在大陆创业就业。

  返乡期间,台胞们参观了温岭经济开发区内的热刺激光、爱仕达等企业,游览了长屿硐天、熊猫馆、龙门沙滩等景点,当地的悠久历史、美食美景和现代企业,给大家带来了满满的新鲜感。

  “回去以后,我会把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朋友,希望他们都能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打开视野,感受全方位、最真实的大陆发展情况。”台青周家宏说。

  退休多年,周香春早已离开了漂泊多年的海、相伴多年的船,但两岸“摆渡人”的身份,他一直割舍不下。

  周香春的儿子周诗武说,父亲从来没有忘记回馈故乡,也始终通过各种方式关注、支持家乡的发展,“如今父亲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我会每年陪父亲回乡,从父亲手中‘接棒’,为两岸交流交往牵线搭桥。”

  温岭台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工作学习、参访交流,从认识大陆、了解大陆、喜欢大陆到扎根大陆。大陆有良好的惠台政策、宽广的发展平台,希望可以通过此类交流活动,让台湾同胞看到一个多元化、有朝气、有温度的大陆。(来源:中新网 傅飞扬)

相关新闻
岛内质疑台当局遏阻交流何来“两岸开太平”?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6月11日报道,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卓荣泰11日率行政团队赴台立法机构接受民代质询。国民党民代柯志恩问他是否去过大陆,卓荣泰说“有,两三次”,那时候不需要报备。 柯志恩续指,过去里长也是循此模式(赴陆),但(近来被)检调约谈让里长吓得要死,现在台湾陆委会又喊要申报。卓荣泰说,是否要申报,这是一个讨论过程,如果是集体、有目的在...

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

中新社福建龙岩6月10日电 题: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   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有一座叫“均庆寺”的千年古刹。寺内,一块清雍正十一年所立的“台湾府善信乐助建造佛楼重装佛菩萨碑”(复刻碑),见证了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历史。 5月21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均庆寺内...

赠族谱、叙亲情!400余名两岸杨氏宗亲齐聚厦门

回乡祭祖是对家族血脉的深情眷恋,也是对先祖遗志的传承。为更好地传承杨氏文化、保护杨氏历史遗迹、凝聚海内外杨氏力量,5月29日,海峡两岸杨氏宗亲联谊活动在厦门市集美区岩内墩上村杨氏祖祠举行。来自两岸400余名的杨氏宗亲代表欢聚一堂,畅叙亲情,其中有60余名台湾地区杨氏宗亲前来谒祖恳亲。 木有本,水有源。墩上杨氏一族可溯源到明末时期,杨氏祖祠则始建于清...

国台办介绍近期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5月29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两岸》栏目记者:尽管近期两岸关系气氛紧张,仍有不少台湾同胞来大陆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发言人可否介绍有关情况?   朱凤莲: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近...

海峡两岸如何讲好包公故事?台湾同胞这样说

5月27日,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参访团30余名台湾同胞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包公故里文化园参观交流,海峡两岸包公研究专家学者共话如何讲好包公故事。   包公故里文化园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包公出生地大包村,建有孝肃阁、包公故居、包公书院、花园井、荷花塘等景点,是一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