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96岁黄埔老兵彭永:黄埔军校属于中华民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长沙4月22日电 题:96岁黄埔老兵彭永:黄埔军校属于中华民族

  在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前夕,96岁的黄埔军校第二十二期学员、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彭永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的眼角不时泛起泪花。

▲黄埔军校第二十二期学员、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彭永。 刘曼 摄

  彭永祖籍湖南湘乡,其叔叔彭志英是黄埔军校第二十期学员。“有一年叔叔回乡穿着军大衣,英姿飒爽。”自那以后,彭永时刻留意黄埔军校的招生,于1947年顺利考入黄埔军校。

  彭永还记得,在黄埔军校学习首先要接受入伍生教育,基本上以队列操练为主,而后是分科入伍进行专业学习,他入的是步(兵)科。

  分科结业后接受军官生教育,时间约为一年至两年。彭永说,包括战术及战役战略方面的知识,以连队为单位的实战训练。毕业时还有各兵种的联合演习。

  彭永坦言,年少入校时只是想给自己搏个好未来,但在军校系统严谨的军事训练中,他不仅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更将“爱国家、爱百姓、不贪财、不怕死”的黄埔精神深深融入到精神血脉之中。

  1949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彭永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两年后被分配到广东的一个部队。

  “这支部队是从井冈山下来的,我经常听老战士们讲过去的光荣传统和革命故事,听得入迷。”入伍没几个月,彭永便随部队来到抗美援朝战场。赴朝前夕,他收到弟弟战友的来信,被告知弟弟已经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入朝后,彭永最初做的是后勤工作,后来进了炮兵营。“做后勤工作需要押运物资到前线,车队要穿越美军封锁线,一旦有汽车中弹,战友就把车往沟里开,让车在山沟里爆炸,不影响整个运输线。”彭永说,部队参与攻打轿岩山战役时,牺牲了好多人,“像黄继光那样拿身体堵枪眼的,不止一个。”

  在连队领导的鼓励下,在隆隆炮声中,彭永写下第一封入党申请书。可惜,因为战事吃紧,部队不断迁移,入党一事被搁置。

  后来,彭永脱下军装,成为一名人民教师。2004年,退休后的彭永再次找到党组织申请入党。“组织上考察我的经历,肯定我工作中的成绩,这次比较顺利。”76岁的彭永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彭永先后在省内各级黄埔军校同学会任职,积极联络遍布海内外的黄埔校友。他说,当年的黄埔同学有不少去了台湾,他和许多老同学都建立了联系,时常互通音信,联络感情。台湾的黄埔同学回乡,他负责联络接待;他还应邀前往台湾参观考察,向同学们介绍大陆情况。

  彭永说,黄埔军校不是属于某一个党派,而是属于中华民族。“即使分隔两地,同学情谊始终不变,两岸黄埔同学,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来源:中新社 作者 刘曼 徐志雄 李盈)

相关新闻
南怀瑾嫡孙南品仁:祖父珍藏黄埔军校军装 每年穿一下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题:南怀瑾嫡孙南品仁:祖父珍藏黄埔军校军装 每年穿一下   “我之一生,百无一是,只是为中国文化之续绝,为祈求国家天下的太平而施舍余年。”这句话源自九十年代南怀瑾写给家人的书信,字里行间传递出中国知识分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

父子黄埔人:一家人分隔两岸 盼统一是共同心愿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题:父子黄埔人:一家人分隔两岸 盼统一是共同心愿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两岸的统一,就活到那天就好了。”抗美援朝老兵、黄埔23期学员吴兆宁近日在家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他表示,在台湾的父亲一直期盼回到大陆看看,更期盼看到两岸的统一,但最终未...

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中新社上海4月1日电 题: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周亚军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追忆祖父周大根,“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为民族大义而献身,鞭策我们后人要...

周振强之子:父亲被孙中山保送进黄埔 后在淞沪和南京死战日寇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题:周振强之子:父亲被孙中山保送进黄埔 后在淞沪和南京死战日寇   1904年,周振强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18岁的周振强为寻找出路,离开了家乡从军。后来,他来到广东成为了孙中山的卫士,被孙中山亲自保...

长城艺术大展在北京、台北同步举行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黄埔情——两岸“和衷共济·共襄盛举”中国长城艺术大展2月28日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台北同步举行,与会者就中华民族精神、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等话题进行研讨。   开幕式上,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陈知庶指出,这次活动是继2022年两岸共同举办黄埔情——两岸“同扬文化·喜迎新春”书画交流活动后,又一次弘扬中华文化的盛会。他表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