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湾棒球小将“北上”:步步迈向梦想的十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外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台湾棒球小将“北上”:步步迈向梦想的十年

作者 杨程晨 张杨彬 陈建新

来大陆十年,棒球小将王浩亚依然在打击区挥棒,不一样的是当身份转变,他有意减小了击球力度,因为站在对面的,从对方投手变成了自家俱乐部的学员。

2013年,高中毕业的王浩亚与七位台湾少棒小将响应北方工业大学征招,跨海打球,一同加入北京高校的还有台湾职业棒球队前总教练江仲豪。八位台青集体“登陆”,成为两岸体育交流的一段佳话。北方工大自此开始在高校赛事屡屡夺魁,成为大陆学生棒球界的一面旗帜。

北方工业大学屡次在大陆高校棒球赛事中夺冠,成为大陆学生棒球界的一面旗帜。图中前排举奖杯者为学生时期的王浩亚。(受访者供图)

“打球是开心的事,教球却让我烦恼”

学生时期便利用业余时间教同学、儿童练球,培养了王浩亚当教练的兴趣,也让他结识不少校园内外的大陆朋友。2019年毕业,恰好有少儿培训机构询问王浩亚留京意愿。“毕竟要长时间离井背乡,我回台湾考虑了好一阵,决定回来。”

王浩亚与一些队友拿起教鞭,正赶上大陆中小学兴起的“棒球热”。棒球小将在对岸的成长受到台媒关注,间接影响了更多台湾年轻教练来大陆执教。

在王浩亚看来,今天在大陆球场听到台湾口音,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

从小在垒包间奔跑,打球之于王浩亚是“最开心的事”;但当上教练,却平添了烦恼。“为什么小朋友做动作就是不能理解我说的(要领)?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

王浩亚需要调整的除了球场上的身份,还有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的便利、新鲜事物的涌现吸引如他一样的年轻人来到大陆,但干燥的北方也让习惯温润气候的南方孩子时常念家。走出校园进入陌生而复杂的社会,是走是留,让王浩亚踟躇许久。他既是教练,也是学生。

“北上”,规划长远运动生涯

台湾棒球圈认为,选择大陆意味着告别职业赛事。江仲豪对中新社记者说,一般情况下,亚洲球员的职业生涯在35岁结束。对于台湾为数更多不能走入职棒的年轻人,选择大陆,是长远规划运动生涯的良方。

尤其当台湾近年相对成熟的棒球员培养机制遭遇瓶颈,更多元的职业选择引发讨论。对于包括王浩亚在内的两批赴北方工大就读球员,台湾体育圈关心他们的去向。

今年夏天,许多两岸青少年棒球选手参加的交流赛事在大陆举行。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随着大陆棒球迷群体的增长,家长愿意送孩子尝试这项新鲜运动。王浩亚说,小孩子能在场上体会团队荣誉感,共同享受胜利、承受失败。

“我也会跟父母介绍,大陆棒球市场比台湾还要大。”父母对王浩亚外出打拼的决定一直有担心,“但他们也看见我这些年的成长”。

梦想逐步实现

今年,王浩亚又有了新身份。他从培训公司跳槽,与几位朋友成立了俱乐部。“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今年,王浩亚又有了新身份。他从培训公司跳槽,与几位朋友创业,成立了俱乐部。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创业,也是江仲豪对弟子留京发展的期待。“如果能做自己的老板,把台湾的棒球理念带到这里,事业更上一层楼,那是最好的。”教练说。2013年至今,这位老教练仍在北方工大校队棒球教练的岗位上坚守。

创业之初,最难的是找到固定生源以平衡收支。当暑期来临,各类学生赛事在各地开打,王浩亚率队征战,频频斩获好名次。他在学员家长中积累的好口碑加上比赛的新成绩,让俱乐部经营步入正轨。

王浩亚认为,北京家长对台湾教练的认可度很高,夏天过后,也有更多的台湾教练前来执教。他同时发现,棒球之于大陆孩子,尚且停留在课外兴趣爱好。“这意味到了严寒季节,许多家长不舍得送孩子来室外练球,一旦受伤就会影响学业。”

他举日本少棒训练的例子指,只要做好防护,冬训是“涨球”的好时机。在日本,校队教练会刻意加大冬训力度,这是培养年轻人意志品质的一种方式,也是棒球的魅力之一。他同样期待,两岸之间的棒球赛事能常态化地在更多季节举办。

相关新闻
台湾特色产品进社区 厦门湖里助力台青创业发展

台海网12月10日讯 8日, 由厦门湖里区委台港澳办、湖里区殿前街道共同主办的“台青特色产品进社区推广“系列活动在湖里鸣啰开市。 活动邀请了50家台湾商家、上百名台青参与,为社区居民带来了400多种台湾产品。记者看到,一些在厦门经营多年的台商带着初来乍到的台青一同前来参加活动。 许凡妤(台青 ) :”我就是想跟着我朋友来看有什么可以做的,然后把台湾的小吃...

台湾“大陆美食热”既是文化共鸣更是情感共鸣

近段时间以来,台湾持续掀起了“大陆美食热”,螺蛳粉、热奶宝、酸菜鱼都让台湾民众的“味蕾”领略和感受到了大陆美食的诱惑与魅力。这种以饮食美食引领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潮流,势必引发两岸同胞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在互相了解、彼此包容、增进情谊中消除偏见、减少盲点、打消疑虑,进而让两岸同胞的心更近,情更浓,爱更多。即便民进党当局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蔡英文妄言大陆“无力攻台”,台湾青年:两岸走向和平统一,才是根本之道

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妄言大陆“无力攻台”,又叫嚣要继续竭尽所能强化台湾的所谓“防卫能力”,遭到岛内舆论的严厉批评和警告。 “岛内舆论对蔡英文此番言论的强烈反弹,代表台湾民心思变,不愿意再被民进党所绑架与裹挟。”台湾青年陈品在台海之声《海峡军事》受访表示,蔡英文上台以来,政绩乏善可陈,因而持续渲染所谓“抗中保台”。而台湾民众认为蔡英文在...

庚欣:台湾到底“缺”什么?答案是五个字

直新闻:台湾今年年度汉字选出“缺”字,您如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庚欣:我们经常讲“一叶知秋”,年度汉字是民众自发选出来的,所以也可以叫“一字知秋”。 今年台湾选出“缺”这个字,很有意思,它反映的是台湾民众对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多重的不满或者说是忧虑。 虽然从国际上来看,现在经常讲在安全、发展、治理等各方面有几大赤字,各...

台湾,远比你能想到的还“缺”

台湾2023年度代表字,选出的是“缺”字。其后,依序为蛋、诈、困、荡、乱、转、茫、变、盼。排在第十名的“盼”是唯一非负面字意,盼的是转变,表达台湾民众普遍不好过的心情。台湾《联合报》今天刊文指出,台湾不仅物质层面缺、精神层面也缺,还有因这些导致的更令人担心的缺。 文章指出,“缺”字能勾动台湾民众的认同,不是没原因的,因为大家立马就能说出缺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