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乌蒙深处两岸情——“90后”台青定居毕节做古筝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贵阳11月28日电 题:乌蒙深处两岸情——“90后”台青定居毕节做古筝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

  30岁的蔡芳咏来自宝岛台湾,她和丈夫一起在位于乌蒙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共同经营一家古筝制造厂,她同时也是一位古筝教师。

  只要当天有网课,蔡芳咏就会在上午9点准时来到古筝工作室,调整好琴位和手机角度后,开始一天的教学。

  她会柔声细气地、一遍一遍纠正学生弹奏的幅度和快慢,包括身体的松弛度。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位既温柔又严厉的老师。

  蔡芳咏出生于台湾高雄,受父母启蒙,5岁开始习琴。2006年夏天,她跟随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来到北京参加两岸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大陆。在活动现场,她被两岸年轻表演者“琴瑟和鸣”的演奏深深震撼,下定决心要到大陆学习古筝专业。

  小学时期在台湾高雄的蔡芳咏(右三)。受访者供图

  父母抵不住蔡芳咏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她只身前往北京,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求学。2009年,看到大陆的飞速发展后,蔡芳咏的父母也决定将自家的古筝工厂从高雄搬到福建福州

  2012年,蔡芳咏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每到假期,蔡芳咏都会从北京到福州看望父母。“我也会利用假期到大陆各个城市旅游,大陆的变化日新月异,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特点,来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里的便利。”她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同习古筝的毕节小伙彭士泳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蔡芳咏家的古筝厂购买古筝,两个同样爱好音乐的年轻人相遇后很快坠入爱河,并组建家庭、定居毕节。

  过去,蔡芳咏一直以为贵州山高路远。“提到贵州就觉得这里很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她说,毕节虽然山很多也很高,但交通很便利,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去哪儿都有高速,很多地方还有高铁”“人很和善也很包容,不会因为我是从台湾来的而有隔阂”“美食很有特色,特别是酸汤、折耳根,我不仅能吃还特别喜欢”“这里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大家相处都很融洽,少数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蔡芳咏细数着贵州的种种优点。

  2020年,在夫妻二人的建议下,蔡芳咏的父母将经营多年的古筝制造厂迁至毕节。蔡芳咏也在2021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后的她和丈夫一起接手了父母的工厂,又成立了专门的古筝工作室,兼职担任古筝教师。

  如今,阳光开朗的蔡芳咏不仅深深融入了乌蒙山区的生活,也将乌蒙山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了自己的事业。

  “贵州在租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是我们迁厂创业最大的底气。”蔡芳咏说,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古筝制作进行融合。

  蔡芳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受访者供图

  在古筝厂的展示厅内,有几款古筝风格与市场上常见的有明显不同,琴身均以黑色为底色,尤为厚重,图案也别具一格。

  蔡芳咏介绍,这几款古筝是和毕节市大方县的漆器非遗传承人一起设计,融合了大方漆器工艺、彝族用色习惯、贵州“无字天书”等文化元素。

  “古筝与漆器工艺的融合,原本只是试一试,没想到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蔡芳咏说,大方漆器工艺做出的漆的特殊密度能提升古筝音色,产品得到了乐友们的高度评价。

  “如何更好地把非遗文化融入古筝设计制作,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在蔡芳咏看来,拥有蜡染、苗绣、苗银、大漆等非遗文化的贵州,是一块艺术宝地,必将带给她更多文创灵感。

  在大陆生活多年,蔡芳咏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两岸音乐文化同根同源,在发展中各有特色,只有碰撞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就像古筝和漆器一样。”蔡芳咏说,自己准备借助古筝制造厂,在明年启动“两岸筝情共响贵州”系列文旅活动,促进两岸音乐艺术文化深入交流。

相关新闻
台青参加“两岸暨一带一路青年看进博沙龙”:这么多国外青年认同中华文化,我有着从未有过的自豪

中国台湾网11月14日讯 以“彼此分享”、“彼此启迪”、“彼此成就”为目的的第四季“同源音符·两岸暨一带一路青年看进博沙龙”在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会期间举办。两岸61位青年与36名来自9个国家的青年相聚在见证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台湾上海银行旧址的外滩八号,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诠释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新未来”的主题。   由两岸青年艺术家和企业家构成...

“登陆”台籍医生喊话台青:大陆是最有机会的土壤,等你!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西进”大陆,拥抱更多发展机遇,他们在这里立业筑梦,...

“Z世代”台青的选择:栖居于小城 成长于公益

26岁的台湾青年梁庭恩自2019年步入职场以来,已做出多次“选择”:从沿海迁至内陆定居、成为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年委员会的新生力量、组织策划公益活动,生活可谓多彩。   “朋友们也会惊讶,我为什么没有待在一线大城市?”近日,在距离重庆中心城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荣...

创业台青吴伟诚的“诗与远方”:通过国漫IP打造中华文化全球魅力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题:创业台青吴伟诚的“诗与远方”:通过国漫IP打造中华文化全球魅力   在艾漫(上海)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入口,曾一直放着创始人吴伟诚专门从日本运回来的动漫衍生品,如今这个位置摆满的是艾漫自己设计的各类中国动漫经典IP(知识产权)衍生品。   来自台湾台...

“大陆是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台商台青在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上踊跃发声

“大陆是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坚定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和促进派”……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上,广大台商台青踊跃发言,表达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为祖国统一事业添砖加瓦的心声。   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以“服务乡亲,沟通两岸——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促民族复兴伟业”为主题,数百位海内外台胞及部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