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守护共同的文化记忆 ——台湾青年郑孟桓的创业故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郑孟桓带领小朋友练习投壶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四神落天,初五假开……”许多年前,这是在闽南地区耳熟能详的童谣。如今,它们由一群“小小城市代言人”重新演绎,并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录制成小视频在网上传播。眼尖的观众会发现,在小视频中,常有一个胖胖的可爱身影,他就是来自台湾的研学老师——“六六”郑孟桓。

三年前,郑孟桓创办了六六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并加入厦门忆起集合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担任训练长。化学硕士出身的郑孟桓从小热爱中华文化。取名“六六”,即源自周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华传统文化里藏着大智慧,至今依然让人受益。但是如何让青少年接受、喜欢,而又不感到像背课文一样枯燥,是我创办工作室的初衷。”

古厝林立的城内村被郑孟桓看中,选做自己研学活动的“根据地”。“我第一次到城内村,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尽管当时城内村很多老厝年久失修,十分破旧。不过他惊喜地发现,这里有施琅驻军修城留下的遗迹,还有非遗传承项目五祖拳、宋江阵等。城内村的霞城城隍庙至今依然保留有完整的阵头文化,还是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两者渊源颇深。

“都市里高楼林立,我们身在闽南,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去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呢?”郑孟桓认为,城内村离市区很近,一步一景都是闽南文化研学的优质资源,一砖一瓦诉说的都是两岸割舍不断的情缘、文缘。孩子们缺的可能只是一扇“门”。2021年,郑孟桓在城内村举办了首期以“小小城市代言人”为主题的研学课程,100多名两岸青少年在这里一站式体验了地道的闽南文化。

从城隍爷的阵头文化到闽南庙会的舞狮,从红砖古厝到拱辰门,每一段历史都化身成一道关卡,等着孩子们来挑战。当然,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美食。春卷、咸饭和面线糊等闽南小吃以鲜香闻名,是闽南人割舍不了的味蕾记忆。郑孟桓请来城内村的阿嬷亲自带着大家下厨,再现地道的古早味。这还没完,还有任务——孩子们得学会一首闽南童谣:“阿婆在卖蚵仔面线,一碗才卖七块半。大家赶紧过来看。咸淡正好真好吃,一天可卖五大锅。”孩子们摇头晃脑唱着童谣、吃着闽南美食,还录制成视频上传网络,引来点赞无数;最后,拱辰门前再跟着师傅打一套五祖拳,或是学一出布袋木偶戏,正好消食解困。

在城内一片红砖屋瓦中,还有几座老洋楼点缀其间。上个世纪初,到南洋辛苦打拼的城内人回乡盖起了洋楼,也把南洋花砖带回了家。古厝与洋楼并立的城内村,代表了厦门开放与包容的气质。郑孟桓把这段历史开发成了美育课程,让孩子们亲手绘制一块花砖。在一笔一画间,一段爱拼会赢的闽南往事重新浮现。

今年,郑孟桓又有了个新身份——城内村城隍庙“月老”。在海峡论坛·两岸特色庙会上,他扮演的月老在3天时间内就牵了1000多条“红线”,现场成功求婚和表白的情侣超过20对。庙会抖音播放量177万+,引爆全网。“我和几个台湾小伙伴都非常喜爱闽南文化,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这样活泼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这个原汁原味的闽南村落,也希望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郑孟桓说。

在集美创业这几年,郑孟桓还深入走访了集美学村。在他看来,这也是闽南文化独一无二的宝藏。比如,集美学村的创办人,就是被誉为“华侨旗帜”的陈嘉庚,他一生勤俭,倾巨资办学。他的爱国爱乡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在带着孩子们参观时,郑孟桓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大家把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最后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最终,他和小伙伴们决定以戏剧作为载体。在陈嘉庚故居,先生生前简朴的衣食住行、他的豪言壮语“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等都成了孩子们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写剧本时,孩子们“穿越时空”,开始思考嘉庚先生当年面对家国动荡时会怎么说、怎么做。“研学不是往脑子里装知识点,而是一个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郑孟桓告诉记者,通过演绎,孩子们真正走入了人物内心,走入那段历史,而先生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孩子们。

“我的祖先也是来自闽南,不论是红砖古厝、城隍庙还是嘉庚精神,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宝贵财富,我希望通过研学、庙会等有趣的形式让更多人来认识、保护它。而孩子们不但是闽南文化的传承人,更是最好的代言人。”郑孟桓说。

相关新闻
台报社论:“服贸”还在口水战,台湾十年时光一去不返

台湾《联合报》7月1日发表题为《服贸还在口水战,台湾的时光已一去不返》的社论。 社论指出,民众党选举参选人柯文哲最近抛出“重启服贸谈判”议题,引来“大绿”“小绿”围剿。社论称,表面上看,各方围绕“重启服贸”的讨论似乎很热烈。实质上,它只是被当成选举攻防的工具,并没有任何政党真的认真思考重启服贸的利弊和可能性。柯文哲最近多次排在民调首位,民进党...

台媒文章称偏方治不好民进党“青年焦虑症”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1日发表题为《病急乱投医的民进党青年焦虑症》的文章,作者是顾立民。文章认为,从陈水扁到蔡英文,民进党能够两度当权16年,离不开青年族群的支持。但近期来,由于柯文哲异军突起,在20至39岁青年人中的支持度稳定领先赖清德,让民进党上下开始罹患青年焦虑症,从义务役加薪、“3+1”就学方案(让男大学生3年读书、1年当兵...

从性骚扰案看岛内“司法官场现形记”

台湾《联合报》7月3日发表题为《性骚者安全下庄,司法成为谁的靠山?》的社论。 社论指,台湾性骚扰事件延烧。然而,司法作为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台当局司法机关对惩戒法院前院长李伯道性骚扰女部属案的处理态度与手法,却暴露出司法机关性别平等意识的落后,理应最能彰显性骚扰零容忍的司法行政机关,却吃案(隐瞒不报——本网注)私了还不懂利益回避。司法机关...

“大陆人没钱了,都在穷游”?台湾节目说相声呢?

如果没了大陆,台湾媒体还真的活不下去! 台湾有线电视系统从48频道到58频道是时政或财经新闻,每晚的黄金时间至少有一半的节目是有关大陆的。有人说,“台媒关心大陆是好事啊”,但你如果看了节目内容,就会发觉显然不是那回事。 今夏华北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台媒立刻“联想”到大...

台湾艺人炎亚纶被控性剥削少年,已被限制出境出海

炎亚纶7月3日晚到地检署接受侦讯 中国台湾地区男性艺人炎亚纶被控与未成年人强迫发生性行为并拍摄不雅视频一事在岛内持续引发关注。 据台湾“中央社”等岛内媒体报道称,7月3日,台湾士林地检署以炎亚纶涉嫌违反“儿童及少年性剥削防制条例”,谕令其50万元新台币交保(法院或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