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青年聚焦老字号和海派非遗 用文创讲好两岸故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为期三周的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20个专业的两岸青年大学生通过“一江一河”主题参访、老字号寻味讲座、海派非遗草编手作、走进两岸文创园等线下活动,携手合作、交流互助,运用各自所学的专业知识,以设计为媒,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意作品。

   

两岸青年参加线下活动(中国台湾网 发)

  两岸青年围绕沪台老字号、海派非遗两大主题脑力激荡、创新设计。他们不仅聚焦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汪裕泰茶庄、大白兔等品牌IP,而且感悟徐行草编工艺、土布染织技艺、盘扣制作技艺、海派剪纸艺术等海派非遗的魅力,设计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和海派文化特质的伴手礼、装置艺术、数字化作品等文创作品。

  

两岸青年设计的优秀文创作品(中国台湾网 发)

  文创业界专业人士对两岸青年的设计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艺指委平面视觉委员张昕表示,这些耐人“寻味”、既传统又青春的创意作品,富含两岸青年对上海这座城市、对非遗老字号的情感表达;此次活动,加深了两岸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认同。

  此外,活动还吸引了众多在沪高校设计相关专业学生以线上方式共同参与投稿。据悉,11月23日起,“两岸青年文创设计作品展”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零米大厅正式亮相,与两岸观众朋友见面。(中国台湾网、上海市台办联合报道)

相关新闻
“寻味”传统促认同 两岸青年用文创传承工匠精神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2“情系青春·寻味传统”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近日落幕。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20个专业的两岸青年组队联手协作、互启互助,运用各自所学的专业知识,以设计为媒,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意作品。   本次交流活动围绕“沪台老字号(上海哈尔...

体验“古籍修复” 感受非遗魅力【组图】

11月18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体验者学习“古籍修复”技艺。   当日,“古今相映,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幕。活动现场邀请体验者参与体验“古籍修复”非遗技艺,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1月18日,在上海图...

两岸文创人同“耕”传统文化沃土:博物馆里老古董变身潮流物

中新网南京11月18日电 六朝瓦当成为大众喜爱的“宁好”笑颜、云锦化身手机游戏的热门“皮肤”、四季变幻的数字富春山居图让两岸参观者倍感亲切……第四届两岸博物馆IP授权交流论坛17日在南京举行,两岸文创界的累累硕果令人大开眼界。   两岸博物馆IP授权交流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通过这一平台,两岸文创界专家学者、企业大咖、青年从业者,同“耕”中华传统文...

石影雕:花岗岩上“绣”芳华

左手抵住黑色石板,右手握住沉沉铜錾,尖端平放在石板上,伴着细密的敲击声,一幅黑白相间的山水画出现在花岗岩上。   “这刻画的是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记者见到了正在“作画”的河北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她表示,自己从小在运河畔长大,最大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手艺,雕刻家乡版“清明上河图”。   方士英所说的“手艺”,学名石...

“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公布 福建省8个项目入选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福建共有8个项目入选。 本次遴选的200个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分为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4个类型。其中,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福建省中央苏区金融街暨恋城1908文创街区、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和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