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周的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20个专业的两岸青年大学生通过“一江一河”主题参访、老字号寻味讲座、海派非遗草编手作、走进两岸文创园等线下活动,携手合作、交流互助,运用各自所学的专业知识,以设计为媒,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意作品。
两岸青年参加线下活动(中国台湾网 发)
两岸青年围绕沪台老字号、海派非遗两大主题脑力激荡、创新设计。他们不仅聚焦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汪裕泰茶庄、大白兔等品牌IP,而且感悟徐行草编工艺、土布染织技艺、盘扣制作技艺、海派剪纸艺术等海派非遗的魅力,设计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和海派文化特质的伴手礼、装置艺术、数字化作品等文创作品。
两岸青年设计的优秀文创作品(中国台湾网 发)
文创业界专业人士对两岸青年的设计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艺指委平面视觉委员张昕表示,这些耐人“寻味”、既传统又青春的创意作品,富含两岸青年对上海这座城市、对非遗老字号的情感表达;此次活动,加深了两岸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认同。
此外,活动还吸引了众多在沪高校设计相关专业学生以线上方式共同参与投稿。据悉,11月23日起,“两岸青年文创设计作品展”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零米大厅正式亮相,与两岸观众朋友见面。(中国台湾网、上海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