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湾青年打卡岩头村,体验婺城非遗手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0月28号,金华市举办“金台携手·同心筑梦”金台非遗文化交流活动,30余名台湾青年走进婺城古村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图片来源:金华市台办)

  中国台湾网10月29日讯 琴声悠扬,群贤雅聚。10月28号,金华市举办“金台携手·同心筑梦”金台非遗文化交流活动,30余名台湾青年走进婺城古村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台青们走进该市婺城区岩头村,在灵岩书院欣赏了金华古琴非遗传承人的古琴演奏。同时,岩头村作为婺剧“僧尼会”的发源地,浙江婺剧团艺术总监也在活动现场清唱了一段婺剧选段,让30余名台青兴致盎然地学起了婺剧的身段、唱调,真切感受着婺剧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台青们还换上了婺州染坊的传统民族服饰,沉浸式地进行了多样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体验。在体验扎染围巾这一传统手工艺过程中,台青们见证了传统植物染的神奇,而通过制作岩头村“神牛护村”故事中的布艺牛,也让大家在一针一线中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另一边,书院门口设立的台湾美食区和婺城非遗美食区飘香四溢,大家不仅可以品尝到台湾当地的凤梨酥、杨梅酥等美食,还可以体验亲手制作婺城地方美食桂花糕、打麻糍的乐趣。

  当天,岩头村的廊桥上、梅溪边,以及村头巷尾总有言笑晏晏,婺城区摄影家协会的老师们将一张张青春动人的画面记录在镜头里,也为台青们此次岩头之行留下美丽的回忆。台湾学生李冠俊一到岩头村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了,“这大概是隐士居住的地方吧。”经过一整天活动,让他彻底爱上了这个古村落,“我很喜欢婺州染坊的传统国风服饰,体验过婺州扎染之后让我对这项民族传统手工艺感到震撼,我希望能成为非遗传承人温老师的学生,以后周末有空就过来学习扎染技艺,也能为自己毕业以后在浙创业做好准备。”

  在场的其他在金台胞们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婺城乡村,感受婺城乡村蓬勃发展的景象,是一次难得的活动回忆。两岸一家亲,同宗同源是割舍不掉的亲情,他们也愿意充当婺城文化的宣传使者,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婺城,促进两岸同胞加深了解,携手努力,同心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源:中国台湾网、金华市台办联合报道)

  金华市于10月28号举办“金台携手·同心筑梦”金台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图片来源:金华市台办)

  金华市于10月28号举办“金台携手·同心筑梦”金台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图片来源:金华市台办)

相关新闻
泉州安溪蓝田制笔技艺传承人:以笔为媒 精益传承

中新网泉州10月28日电 一撮精心挑选的羊毛、一把挑毛刀,一支牛骨梳、一个盛满了水的水盆,在数小时的反复清洗梳理中,蓝田毛笔笔头渐露雏形……走进福建泉州安溪文益笔庄,毛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才枝正熟练地制作毛笔笔头。 位于安溪县城的“文益笔庄”一角。 吴冠标 摄   ...

“90后”台湾青年欲买房定居贵阳:在这里,有归属感

图为张瑜轩在公司旗下一家泰式餐饮店检查工作。 周燕玲 摄   中新网贵阳10月22日电 题:“90后”台湾青年欲买房定居贵阳:在这里,有归属感   见到“90后”台湾青年张瑜轩时,他正在公司旗下一家泰式餐饮店检查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开了四家泰魔力门店,大陆的发展空...

第七届“爱媒·讲”未来媒体人体验营在天津开营

第七届“爱媒·讲”未来媒体人体验营在天津开营 孙玲玲 摄   中新网天津10月21日电 10月21日,第七届“爱媒·讲”未来媒体人体验营活动在天津开营。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台湾学生以及台青台胞代表参加了开营仪式。   据了解,本届“爱媒·讲”未来媒体人体验营活动,由天津台湾青年实训就业基地(今晚报)、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共同主...

“95后”台青:养“胃”留人 美食文化串联两岸情谊

中新社合肥10月21日电 题:“95后”台青:养“胃”留人 美食文化串联两岸情谊   “要留住一个人,先要留住他的胃。我认为把台湾菜做得好,就能够将台湾人留住,这是我开创台菜餐厅的初衷。”“95后”台青臧泳荣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1996年出生的台湾青年臧泳荣,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老成持重,他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言语间透着自信干练。   2004年,臧...

台青在闽 | 陈柏叡:我在大陆实现“医生梦”

2002年,台湾青年陈柏叡来到大陆求学,没想到一待就是20年,不仅圆了他的“医生梦”,还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和一双儿女。 通过《我是海峡建设者》,我们一起来看看福建女婿陈柏叡的故事!(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