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8月30日在北京举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周宁作为“九二共识”的亲历者回顾达成过程及其意涵,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政治智慧的结晶,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周宁在大会主题演讲中详细回顾“九二共识”达成过程,强调“九二共识”的达成是两岸求同存异的结果,其基本意涵包括四个层次:“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妥善解决商谈事务(项)”。
周宁表示,“九二共识”的这四点基本意涵中,没有第一、第二点共识,两岸谈不起来;没有第三、第四点共识,双方达不成协议。前者是两岸共同立场目标,属于核心要义,后者是两岸合作策略措施,作为框架载体,共同体现出海峡两岸以促进国家统一为大、以增进同胞福祉为本的精神。
周宁在发言中指出,现在,台湾社会还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海协会与海基会商谈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问题,是“附加政治议题,干扰民生议题”。他反驳表示,“九二共识”的协商过程,始终与民生议题紧密相关,相辅相成,鼓励两岸相向而行、化异聚同,达成具体协议,保障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同胞福祉日益增进。
周宁最后表示,30年来,两岸同胞探索出一条反对“台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正确道路,必将携手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来源:中国台湾网 记者 张玲 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