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2日讯(记者 李立宇)12日下午,“两岸一家亲 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作为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总部大楼举办开营仪式,30名两岸青少年、80名两岸亲子家庭和30位两岸家庭教育产业专家再度欢聚一堂。
全国首个区级研学专项奖励政策再次重磅升级,“集美研学精神”正式发布,新一批研学单元授牌,两岸优质研学、教育项目签约,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和研学体验营活动正式启动……在180名两岸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再度大招频出,一大波两岸研学交流活动热络展开。
该活动由厦门市政府、福建省台港澳办主办,集美区政府承办,厦门市台港澳办、厦门市文旅局、厦门市会展局协办。
改革成效凸显,擦亮集美研学品牌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近年来,集美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的嘱托,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创新:率先全市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台胞政务服务驿站、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和台胞警务服务站,成立了全省首个区级两岸融合发展中心、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打造了大陆首个对台研学旅行基地,获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作为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的重要内容,集美区围绕“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目标,不断创新两岸研学内容和形式,已连续6年举办“两岸一家亲 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连续3年举办海峡两岸马戏亲子文化节,连续2年举办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研学营和“手创青村”两岸大学生乡创工作营……截至目前,已有超141万人次两岸研学生、超2.5万名台湾青少年来到集美研学。“集美研学”已经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和集美对台融合的烫金名片。
研学政策升级,发布集美研学精神
开营仪式上,集美区重磅发布了“集美研学”政策3.0版本:《集美区进一步促进“集美研学”发展若干措施》。近年来,集美区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紧跟研学产业发展趋势,3度重磅升级的研学政策正是改革措施集成的生动体现。
升级后的政策具有“专项性”、“全面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是全国第一份研学旅行的“专项”奖励政策,受惠范围涵盖所有研学相关机构、研学课程、研学人才队伍等。同时,特别设置了支持“两岸研学发展,鼓励台湾青少年来集开展研学活动”板块,组织台湾青少年到集美研学的机构和组织,可按台湾青少年人数获得每人每天500元,全年每人最高5000元的奖励,激励更多研学机构助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事业。
在现场,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酷小毅城市营地)、厦门鲸探科普研学基地等5家研学机构获得了60万元的首批政策奖励。
仪式上,集美区还发布了“集美研学精神——诚毅”。作为陈嘉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集美研学机构必须践行“诚毅”精神,以“嘉庚精神立业,以诚毅品格树人”,让两岸青少年通过集美研学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乡,让以“诚毅”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在两岸青少年心中薪火相传。
集美研学添新,两岸优质项目落地
借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之力,集美区相继成立了集美两岸研学交流中心、集美两岸青少年交流中心和集美两岸文旅融合中心。一年来,三个中心携手并进,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一批优质研学项目在集美茁壮成长,研学单元从最初的29家,扩展到42家,开发了288个特色研学课程。开营仪式上,集美工业学校、匠仕创客空间、鲸探海洋科普研学基地作为集美两岸研学单元的新成员代表接受了沉甸甸的牌匾。
除了两岸研学单元队伍的不断壮大,集美研学秉承与家庭、教育同频互通的模式,今年以来,相继落地了厦门集美“家校社”协同实践育人综合实验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成立了中国集美学村“家长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集美研学也突破疫情的阻隔,在两岸之间创新“走出去”的模式,吸引一批优秀两岸教育业者加入集美研学教育大军。
本次开营仪式上191两岸运动产业交流基地、湾鹭客新媒体孵化平台、中外全能教育3家优质研学教育项目与集美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正式签约落地集美。30位两岸教育研学产业大咖将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内,围绕“合法带娃:两岸家庭教育面对面”及“推动社区治理:两岸家庭教育从何入手”两大主题展开面对面研讨和招商推介,促力促更多两岸业者的交流合作,助推集美研学再升级。
两岸研学活动,开启“两岸记忆”之旅
两岸亲子家庭唱响《闽南童谣》,两岸青年代表说唱《台湾通史》,两岸同胞合唱《有一种美叫集美》《国家》……一个个节目演绎出两岸同胞在集美筑梦、圆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随着与会领导与两岸营员代表将代表两岸融合祝福的时光遗珠放进研学装置——日晷装置,为期3天2夜的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一家亲 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活动正式开启。本届研学营以“两岸共同记忆”为主题,设立了两岸青少年主题研学营与两岸亲子研学营。
两岸青少年主题研学营,以时间为轴,展现从康熙元年的迁台记忆(霞城城隍庙)、爱国将领李友邦、集美学村嘉庚爷爷,到台商在厦谱写辉煌、台青参与大陆建设等历史脉络,在两岸青少年心中培植闽台同根同源的共同记忆。他们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闯关等,修复“闽台时光机器”,追寻遗落的闽台共同记忆碎片。10岁的林书妃来自台湾,在开营首日就参观了嘉庚纪念馆,对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故事印象深刻。此外,她还对“划龙舟”等研学营项目充满期待。
两岸亲子研学营将邀请两岸亲子家庭共同体验“父母辈”儿时的闽南戏曲、讨小海、闽南办桌等传统闽南文化民俗,共同体验两岸共通的闽南文化、非遗文化等,推动两岸家庭的交流与融合。“我先生是大陆人,我们家就是‘两岸融合’的最好见证。”来自台湾新北的简璿容,已经是第二次带女儿参加两岸亲子营,“两岸亲子营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让孩子认识更多两岸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