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非遗架起沟通桥梁 浙江海宁硖石灯彩点亮两岸文化情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海宁硖石灯彩 海宁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嘉兴2月17日电   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七,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已过去2天时间,但在浙江海宁,硖石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金龙的手机里,仍有无数条询问台湾南投灯会硖石灯彩的信息。

  今年的台湾南投灯会上,胡金龙制作的硖石灯彩,以在海宁出生、在台湾圆寂的印顺导师的生平事迹为题材,讲述了印顺导师从海宁到台湾的历程,描绘了海宁芦家湾故居、东山智标塔、台湾善导寺等场景。

  这组主题名为“记忆浙江·佛出人间”的硖石灯彩,折射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浓切真情。

  据悉,始办于2016年的南投灯会,是台湾南投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灯会主办方邀请了大陆各地的大型花灯赴台参展,旨在打造友谊交流灯区,带领当地民众感受大陆各地文化及风光。

 

  而胡金龙制作的硖石灯彩,今年已是连续第6年参加南投灯会。

  “前几年,我们都会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带领团队赴南投安装灯组,再回家过年。”胡金龙说,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只能把灯彩制作完成后运送到南投,委托组委会组装。

  “虽然很遗憾没能亲自前往台湾,但我们还是相互牵挂着,用不同的方式保持着联系。”胡金龙说,今年元宵节期间,身处南投灯会现场的南投县计划处副处长柯炳如就和他进行了微信视频通话。

  通过视频,胡金龙看到了自己在台湾展出的灯彩,而柯炳如也领略了一番海宁鹃湖灯会的美景。

  近些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灯艺交流也成为重要的两岸文化交流内容之一。海宁与南投的缘分,便因灯而识、因灯而连、因灯而牵。今年海宁的鹃湖边,硖石灯彩也是流光溢彩,当地通过灯会和台湾的友人共赏花灯、共贺佳节。

  海宁的硖石灯彩,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即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就算没有灯,灯彩也是工艺品,尤其是灯片,这项技艺是硖石灯彩独一无二的地方,需要经过绘画、刀刻和针刺等手艺打磨。”从医生半路转行到做灯彩,胡金龙单学艺就花了十几年。

  从2004年带着硖石灯彩参加台湾高雄灯会以来,胡金龙曾11次赴台湾各地做文化交流。在他看来,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春节习俗年味也基本相同,灯会也是大同小异。

  “台湾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尤其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值得我们学习。”胡金龙认为,受疫情影响,在两岸交流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灯会作为文化交流载体更有意义,为两岸同胞带去了互相关切的温暖和情谊。这几年,南投县也特别重视,在灯展后,南投县县长林明溱都会亲自以感谢函方式表达深情。

  “虽然和台湾那边的灯彩艺人也没见过几次面,但每次一见面,就像多年熟识的老友一般亲近。”胡金龙希望,这种文化交流能够永久地延续下去,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两岸人民得以重聚。

  “受疫情影响,在嘉兴的不少台湾同胞已经有两个春节未回家了,双方都挂念着彼此。海宁硖石灯彩,已有2000多年历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为元宵佳节江南著名灯会。我们通过灯会和台湾的家人共赏花灯、共贺佳节,也是希望两岸亲人团圆美满。”海宁市台办负责人说,两岸同根同源,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奠定两岸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两岸民间交流早日恢复正常。(胡丰盛 施紫楠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新闻
厦门这位传承人微雕26首咏月古诗

台海网2月1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在虎年的第一个月圆夜到来前,许通海完成了微雕作品《海上升明月》。26首咏月古诗刻在一方手掌大小的九龙壁奇石上,每个字约0.5毫米大小。 作为厦门微雕项目的传承人,许通海数十年刀耕不辍,不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他就能把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经典著作微刻在玉石上。他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微雕精品《毛泽东选集》,用魏碑、行楷把1...

泉港涂岭镇樟脚村:火龙乡间绕 百姓闹元宵

“板凳龙”一路迤逦行进,蔚为壮观。 台海网2月1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一条火龙乡间绕,声声爆竹闹元宵。2月15日,泉港涂岭镇樟脚村一年一度的板凳游龙灯闹元宵民俗活动如期而至。一条条由该村不同姓氏男丁扛着的“板凳龙”,穿梭于村庄古老石巷与乡村田野之中,一路迤逦行进,所...

同安元宵民俗活动7次登上央视 这些场景受到关注报道

元宵节期间,主题灯会在同安如期上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灯。(图/记者 林铭鸿 摄)   方特旅游区各式花灯点亮,烘托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台海网2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舞狮送吉祥、欢喜闹元宵。今年的元宵佳节,同安城欢乐涌动,处处温暖。赏花灯、看民俗、吃元宵...

福建寿宁举办元宵节猜反诈灯谜活动【组图】

2月15日晚,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公安局在县城东区举办元宵节猜反诈灯谜活动(央广网发 寿宁县公安局供图) 具有特色的反诈知识宣传灯谜吸引了许多群众热情参与(央广网发 寿宁县公安局供图) 具有特色的反诈知识宣传灯谜吸引了许多群众热情参与(央广网发 寿宁县公安局供图) 具有特...

周宁仕本:多彩民俗闹元宵

2月15日晚,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开展“唐宫走礼”、舞板凳龙等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喜迎元宵佳节。 据悉,周宁礼门的“唐宫走礼”又称“礼生走礼”,它流传于礼门乡仕本村李氏家族,取材于市级非遗项目李氏“三年一贡”习俗,是蕴含“仁”“义”“礼”“和”等文化内涵的传统祭祖习俗,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族亲宴会,重温“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家族道德。 相传,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