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山长学者寻“朱”问迹:文化活水 一脉相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福州10月28日电 题:两岸山长学者寻“朱”问迹:文化活水 一脉相承

  在金门岛上,朱熹和燕南书院,备受当地同胞的尊崇。在曾问鼎台湾三座金鼎奖的燕南书院院长杨树清眼中,朱熹的“文化活水”从朱子家乡福建尤溪奔流到武夷山的考亭书院、白鹿洞书院,汇流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而从金门的燕南书院,我们看到朱熹书院的精神,看到朱熹对整个闽南文化的影响”。

  2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福州正谊书院举行。杨树清的发言,获得两岸山长的热情回应。

 

  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方彦寿正研究朱子学由闽入台的传播路径。他认为,明清时期,在“闽学”治台的政策导向中,朱子学随书院教育制度、官办儒学一起由闽入台,形成闽台书院讲学的优良传统。

  福建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台籍副教授简逸光认为,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除了师者传道授业外,亦仰赖图书,其中以张伯行正谊堂刊刻的图书与左宗棠重刻的《正谊堂全书》为影响力最大。至今,《正谊堂全书》仍典藏于台北图书馆、傅斯年图书馆、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

  武夷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台籍副教授黄柏函在论坛上发言指出,传统书院精神对当代通识教育的启迪,在于书院教育强调人格修养与道德实践的人文精神,呼应当代通识教育追求全人教育的理念。他期许两岸共同研究朱子,丰富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与深度。

  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吸引黄柏翰、简逸光等众多台湾青年学者跨海而来,寻“朱”问迹。9年前,黄柏翰在台湾取得博士学位后,作为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秘书长,来到闽北参与“朱子之路”研习活动,便扎根下来。他对记者说,在这里,可以不断深入研究朱子学,又可以同朱子一样传道授业。

  如今,由福建10家书院和台湾8家书院组成的海峡两岸书院联盟已成立3年。正谊书院院长郑智明当天被正式推举担任海峡两岸书院联盟首届轮值会长,该联盟秘书处常设正谊书院。郑智明说,将发力推动两岸书院师资共享、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传播推广等。

  “作为化民成俗的场所,当今书院应重拾朱子学说,传承其社会担当,改善社会风气。”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终身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朱杰人指出,朱熹为“化民成俗”所编的童蒙读物,至今基本理念和方法适用于当下。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林守钦告诉记者,福建将加大两岸文化旅游合作,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促进两岸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令书院文化和朱子文化保护发展将进入新境界。(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相关新闻
两岸媒体聚焦“十四五”榕台融合发展

28日,两岸媒体记者参观走访台资企业福建福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吕明 摄   中新社福州10月28日电 第九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28日在福州登场,以“合作·发展·未来”为主体,开启两岸青年交流新的一季。   当天,参加此次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的近40名两岸媒体记者,展开“...

台报:从陈柏惟被罢免看见两岸和平之窗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 台湾《旺报》10月25日发表题为《从删Q看见两岸和平之窗》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陈柏惟罢免案在民进党全力动员反制下,仍然获得通过,反映台湾民意“讨厌民进党”再回潮。“删Q”(陈柏惟外号“3Q”,罢免他的行动被称为“删Q”行动——本网注)是台湾政治风向转变的第一步,若要赢得2022及2024两场选举,扭转台海危局,重构两岸和平,需要更...

2021“情系青春·创想申城”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在沪启动

两岸青年学子参观上海木偶剧团 周卓傲 摄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 22日上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1“情系青春·创想申城”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在沪启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年活动交流主题“创想申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