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湾音乐人韦礼安:想和大陆音乐人一起打造更多的“中国好声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湾歌手韦礼安 徐明睿 摄

“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小巷弄间,看看大家排队都在买什么,我也会跟着去排队,微信支付宝扫码就买,这是台北街头没有的方便及惬意,我真的很享受其中。”台湾歌手韦礼安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韦礼安自己也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大陆,但每一次来都能给他足够的“新鲜感”。仿佛穿越在中国近现代史里的北京,跟台北生活方式、气候都接近的上海,一下飞机“感觉连空气都不一样”的云南……韦礼安说:“我觉得大陆真的地大物博,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有时候身处上海,却突然恍惚,我到底在台北还是上海。”

  出生于台湾的韦礼安,曾获金曲奖第22届“最佳新人奖”、第26届“最佳作曲人奖”,还曾为刘若英、郭静等歌手创作过歌曲。身为音乐人,他一直关注着两岸音乐的发展,在韦礼安看来,早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大多来自台湾,比如李宗盛、罗大佑等,但目前,年轻人听的大多都是大陆创作人的歌,“近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创作和制作,在大陆得到蓬勃发展这件事,是每个音乐人都感受到的。”

  同时韦礼安也发现,华语流行音乐早就把两岸完全捆绑在一起,“因为彼此是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情感,我觉得听众早就没有刻意去分这首歌来自哪里,我在台北搭出租车,司机也都在听抖音神曲。”

  说起大陆的音乐节目,韦礼安永远记得,那个被《中国好声音》“燃烧”的2012年夏天。韦礼安回忆道:“当时第一次看这个节目,就觉得很有趣,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形式的音乐竞赛类节目。平常私底下玩的时候,我还会跟朋友说,你转过去,我唱这个歌,你看要不要转身。”那时的韦礼安还不知道他与好声音之间的一段奇妙缘分正悄然展开。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十周年之际,也就是2021年,韦礼安有机会来到好声音的舞台。如果说,十年前,韦礼安内心对《中国好声音》的悸动只停留在转身,十年后,韦礼安则对这个舞台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

  韦礼安说:“十年的坚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不单单只是一个歌唱比赛节目,他对整个流行音乐的传播、传承,都别具意义。我认为这个节目可以用‘揉合’两个字形容,从学员、导师、评委,两岸三地乃至世界的跨世代、跨领域的音乐人,都在这里集结,再创造出新的音乐。”

  而在这场音乐盛会中,韦礼安最期待的不是成绩和名次,而是希望借由好声音的舞台,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听到和喜欢。

  韦礼安感叹,正是因为大陆疫情防控得力,才为两岸音乐人创造了这次聚在一起的珍贵机会。韦礼安说:“这两年因为疫情,音乐人间很多的交流都变成了线上,但音乐,其实很多时候是玩出来,碰撞出来的。”

  除了参加《中国好声音》,韦礼安未来还计划参加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韦礼安说:“我很喜欢参加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会认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感受来自五湖四海的‘异’,但说着同一种语言的‘同’,体会课本里读到的‘民族融合,兼容并蓄’,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感觉;更期待通过好声音的舞台,产生音乐的交流,两岸音乐人一起打造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
没有“乐夏”,没有“王者” 这个夏天的音乐综艺很单薄

《中国好声音2021》7月底开播,作为曾经国内现象级的经典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已走过十年,这次回归掀起了一阵热议。不过,比起近几年火热的乐队、说唱、歌手等各类型音乐综艺遍地开花,今年夏天仅有的“好声音”显得有些单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睿   “好声音”依然在问梦想   《中国好声音2021》还是熟悉的味道,节目保留了标志性的“转椅盲选...

《中国好声音》十周年,情怀之外还需实力回归

“好声音”十周年,情怀之外还需实力回归   《中国好声音》十年如一日,在暑期与观众见面。十年间,歌唱选秀类综艺节目由盛转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在近几年都有点江郎才尽的味道,而《中国好声音》凭借强大的导师阵容,始终在同类节目中占据着舆论关注的焦点。新近开播的好声音迎来10岁生日,从目前播出的两期节目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歌手还是导师,都在极力强...

厦门“e政务”上线“入学一件事”专区 更多高频事项“自助办”

中新网厦门7月28日电 (吴如宇 杨伏山)整合5项开学季学生家长常用功能的“入学一件事”专区,28日在厦门“e政务”上线。   市民现场体验“入学一件事”专区。 吴如宇 摄   当天,厦门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市教育局在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联合举行“e政务”“入学一件...

两岸同胞在厦“唱享未来” “未来音乐人·繁星计划”在厦启动

两岸音乐人共话流行音乐发展。   台海网7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邓丽君歌曲《小城故事》所唱的“小城”在哪里?昨日下午,在厦举办的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分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唱”论坛现场,“词坛泰斗”、《小城故事》词作者庄奴的儿子黄浩然给出了答案——“老北平”,也指每个人心中的家。   这场论坛吸引了两岸音乐人、青少年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两岸流...

两岸音乐人在厦门“唱”忆青春、“唱”享未来

两岸音乐人在厦门“唱”忆青春、“唱”享未来   新华社厦门7月18日电(记者付敏)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唱”论坛18日在厦门举行,两岸音乐人共同“唱”忆青春、“唱”享未来。   论坛分初见、交流、融合三个主题篇章。两岸8位音乐人,从流行音乐角度回顾了两岸交流的生动故事。   台湾第一代校园民歌代表人物杨祖珺说,1988年2月,在全国台联帮助下,她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