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顶不住经济压力台湾7月12日或“微解封” 群聚感染仍此起彼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吴生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7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昨天,台湾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新增3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死亡病例。

  虽然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在持续下降,台湾疫情表面上看起来出现缓解迹象,但台湾前“卫生署长”杨志良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社区感染源未彻底排除,群聚感染案例还此起彼伏,未来仍有大爆发的可能。不过,由于顶不住经济压力,所以他预测,民进党当局将会宣布7月12日全台“微解封”。

群聚感染此起彼伏

  最近一周,台湾单日本土确诊病例基本降低到100例以内,日均新增死亡降到10例以下。

  不过,杨志良表示,疫情看似缓解,但仍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首先是从屏东枋山乡和枋寮乡德尔塔群聚感染,到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多个市场、环南市场疫情爆发,再到台北虎林街“沦陷”,可以说,台湾群聚感染案例仍然像“打地鼠”一样,此起彼伏。

  其次是台湾“输出”的确诊病例还在不断爆出。仅以大陆通报的“境外输入”情况为例,福建省卫健委网站消息,7月3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为台湾地区输入。这是福建省连续9日报告自台湾地区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浙江、上海、澳门等地近期也报告台湾输入病例。此外,日本等地也报告有台湾输入的确诊病例。

传染源未彻底清除

  如何评估当前台湾疫情?杨志良表示,这背后有几个“麻烦”。

  第一,台湾疫情虽然早就进入社区传播,但民进党当局此前一直以“假阴性假阳性”为由,拒绝广筛普筛。“没有广筛普筛,进入社区的无症状感染者根本找不出来,也就是社区感染源无法排除干净,这是近期群聚感染接连爆发的关键所在。”杨志良说,解决“假阴性假阳性”的困扰很简单,“多筛几遍就搞定了,但民进党当局就是这么傲慢。”

  第二,台湾疫情统计过程中“黑数”(未被纳入统计的感染者)太大。这种“黑数”,不见得是主观隐瞒,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普筛导致无法纳入统计。这也是为何台湾新冠疫情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2倍以上的原因,即“分母”被低估。事实上,据台媒调查,仅台北和新北两市,自6月初至6月15日,火化数量分别增长了50%至80%。由此可见疫情通报数据只是“冰山一角”。

  至于为何有人出境后即被确诊?杨志良认为,这是民进党当局检测没有切实落实以及检测设备不够先进所致。

“微解封”势在必行?

  杨志良表示,目前台湾疫苗接种率还不到10%,再加上传染力更强的德尔塔病毒株已经进入社区感染,所以他认为,未来台湾疫情仍有随时大爆发的可能。“就像英国一样,面对德尔塔的袭击,解封之后又得再次封城。”

  不过,杨志良也表示,从5月15日全台进入“三级警戒”以来,时间快过去两个月,在停产停工情况下,很多基层民众和相关业者快活不下去了,全台民怨排山倒海。“对于7月12日全台实现‘微解封’,我还是比较乐观,因为大家已经顶不住这种经济上的压力了。”

  何为“微解封”?以夜市为例,台湾疫情指挥官陈时中昨天公布最新夜市规定,每2.25平方米只能有一个人,入场后也要维持社交距离。

相关新闻
台湾一年轻人“爆红文”:全力选出蔡英文结果带来的是绝望

这两天,台媒刊登一篇题为《渐渐觉得,我们用尽全力选来的,是绝望》的文章在岛内爆红,投书的是台湾一位年轻人。文章节选如下——   我是年轻人,我还记得(2020年)“大选”时,同事同学们都在疯传“111回家投票”……就连一向懒惰的我都千里迢迢回家投票了,蔡英文817万票当选的时候,多少人感动得要死,现在,我们只想去死。   蔡英文、民进党,你知道多少年...

台湾现多起接种莫德纳疫苗后猝死事件 死者家属怒问台当局

海外网7月4日电 近日,台湾高雄市等地发生多起接种莫德纳疫苗后猝死事件,引发岛内舆论质疑。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4日消息,3日下午,高雄市小港区一名74岁老翁接种莫德纳疫苗不久后发生休克,并在送医后不治身亡。虽然发生猝死案例,但4日上午,高雄市各地接种站仍在继续为市民接...

台湾新增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2例死亡病例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日(7月4日)公布,台湾新增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37例为本土病例,另有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新增2例死亡病例。 指挥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台湾累计确诊15030例,其中1182例境外移入,13795例本土病例。自2020年起累计688例死亡病例,其中680例本土,另8例为境外移入。

赴川台湾农业技术专家:坚守农业一线 建设好“第二故乡”

中新社达州7月4日电 题:赴川台湾农业技术专家:坚守农业一线 建设好“第二故乡”   作者 单鹏   “做农业,要摆脱靠天吃饭的思维、善用科技,而且要用‘玩’的心情做农业,这样才会越走越快乐,不会感到辛苦。”近日,在位于四川省达州市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一间教室内,面对几十张年轻面孔,该院兼职导师、台湾农业技术专家詹富翔侃侃而谈,分享自己从事农业三十...

中国共产党与台湾(三)《告台湾台胞书》的发表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资料图:中国代表乔冠华和黄华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经过22年的长期努力,克服重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