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在集两岸青年携手在地村民,共赴“乡村振兴”之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30日讯(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陈文婕 文/图)动听的歌声、亮丽的彩绘、灵巧的手工……6月30日,两岸青年携手在地村民,在集美区后溪镇城内里,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之约。

集美这场两岸青年乡村振兴共创活动,以“两岸携手 共创未来”为主题,由集美区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集美区乡村振兴办、集美团区委、集美区后溪镇、集美区后溪村民委员会协办,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承办,共吸引了包括本地村民、小学生、大学团干和两岸青年在内的60多人前来参与。

此次共创活动,大家从城隍庙旁一块宣传栏入手,从设计到完成,历经10天,将其改造成一块别具特色的“党建墙”——两岸青少年与村里的阿姨共同努力编织,将老一辈的记忆、对党的热爱与传统手工技艺融入蓝海、晴天,以及一条出水腾飞的蛟龙……

当天下午,在黑猫树屋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两岸青年们与村里的阿姨还一起动手,用圆盘、织带编织出蛟龙的七彩鳞片。

此外,孩子们还动手彩绘闽南花砖,把“百年奋斗的精神”融进画里,一同奏响乡村振兴的“乐章”。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片片彩色鳞片被贴上龙身,让这条出水腾飞的蛟龙更加栩栩如生;在蓝海、晴天的共同衬托下,把“百年奋斗,砥砺前行,两岸携手,共创未来”两岸共创的美好寓意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随后,“苔芯青青之约两岸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带领青年大学生们共唱《城内之歌》,后溪中心小学表演团带来《最好的未来》,研学老师教给孩子们《夜空中最亮的星》,把这场两岸青年乡村振兴共创活动推向高潮。

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负责人左星星激动地说:“本次活动,两岸青年将闽南文化和党建活动,以创新融合的方式与本地村民共襄盛举。当‘四代人’共创的巨龙作品完成时,一曲台湾青年自创的《城内之歌》响起,将大家瞬间带回儿时的闽南古厝……这样的乡村振兴活动,有温度,有热情,更贴近民心,应该多多举办。”

不住为活动点赞的,还有台青代表强森:“把年轻人的活力与力量带进乡村,用年青人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我们‘青青之约’的宗旨。本次活动携手两岸青年与村民共创党建墙,这是青年力量与淳朴村民的共融共创,其乐融融,热闹非凡,让我们在闽南乡村里再次体会这种台南老家的感觉。在孩子、村民、青年们的欢声笑语中,共同把成果完成,我们心里的那份感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另外,台青代表赖赖说:“为乡村振兴写的歌,今天能带着几位年青人在城内大声唱出来,我很开心!被姐姐说,为城内写的歌好听,唱得也好听,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

恰如在集两岸青年所说,乡村既是干事创业的火热疆场,也是成才成长的绝佳舞台。回首红色百年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相信这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定能用他们的朝气、锐气、生气,开创一片新天地,让乡村换发新生机。

相关新闻
造就一番新天地 福到万家颂党恩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住的是茅草和土坯搭盖的房子,没有窗户,冬不御寒、夏不消暑,又矮又黑又潮湿。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他们,家连着船,船连着家,被称为“连家船民”,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

三明半山村的乡村振兴路

台海网7月1日讯 据三明日报报道 “半山半水半月岛,你看景色好不好?也有千年老古树,岛上还有五里香……”老船工林上树载着一船游客穿梭在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的半月岛赏玩,欢快地唱着自编的山歌,介绍起这些年半山村的变化,心中充满了自豪。 今年“五一”期间,半山村举办了“印象半山”旅游文化节,吸引了11.89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让人难以想象,就在几年前...

宁德:返乡大学生缪文钦和他的“甜蜜产业”

台海网7月1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采用滴灌智能控制系统之后,不仅省水省力省钱,而且能提高葡萄园地温,控制葡萄行间的空气湿度......”近日,记者走进寿宁县凤阳镇官田村的千亩葡萄园示范基地里,一位“90后”新农民正在为社员们介绍新引进的智慧滴灌技术。他,就是2020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缪文钦。 悠悠游子心 深深...

"乡村规划师"来了!看他们如何助力莆田乡村振兴

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近日,莆田学院首批“乡村规划师”名单公布。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高凯杰入选,“非常高兴我能以’乡村规划师’的身份实地助力乡村振兴,希望能发挥专业特长,做出符合民意的设计方案,为做好新一轮乡村规划贡献青年...

三明尤溪县半山村:“浪子村”“变形”记

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初夏半山的清晨,清爽舒适。 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路边绿化带盛开着各种小花;敞亮的新居、沧桑感十足的老屋,穿插错落,房前屋后,古樟古榕荫蔽其间;“十二生肖”亭内,时见三五老者相聚闲聊,神色怡然;半月岛码头,刚刚靠岸的竹筏上,几个摄影爱好者笑谈而归,想必是拍到了十分满意的作品。 “浪子”打扫完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