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青年可共拼大健康产业” 两岸慢性病康复产业论坛在厦举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薛洋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文/图)两岸慢性病康复产业论坛15日下午在厦门中智启达科创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民革厦门市委员会、台湾肝病产业联盟、台湾华肝基因科技股份公司等共同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各自专业角度阐述慢性病的防治以及两岸大健康产业的合作前景,近百名嘉宾共同分享了这场学术盛宴。

台专家率来宾做脊椎矫正保健操

  “中国人俗称脊椎为‘龙骨’,百病根源,起于‘龙骨’”,来自台湾彰化的沈经国是著名脊椎矫正专家,早年曾在美国深造。他在论坛上指出,若是脊椎出了问题,会压迫到中枢神经,进而影响脑下垂体,接下来导致腺体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最后各种病毒都会趁虚而入。

  沈经国说,引发脊椎问题的原因,80%跟生活姿势习惯有关,工作运动姿势则占到14%,“很多感觉很舒服的动作其实都是错的,比方说跷二郎腿”。此外,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相当多时间,如果枕头选择不合适,也会导致脊椎出状况,“甚至可以说,枕头选不好,几乎等于慢性自杀!”

  沈经国呼吁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远比任何医疗技术或针灸理疗的效果还要好,不要片面相信所谓的专家或秘方,其实最好的医师就是自己。在现场,他还带领来宾一起做脊椎矫正的金牌保健操,论坛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台青也应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

  厦门市太极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硕在演讲时表示,现代社会面临三高、恶性肿瘤、呼吸疾病以及各类亚健康的困扰。有统计显示,慢性病的死亡率高达86%,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以及生存质量。在她看来,今年的新冠疫情既是危机,对大健康产业而言更是转机,疫情过后人们对自身健康更重视,各地也都开启“健康城市”的建设。

  郑硕表示,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最大市场,到2030年,市场总规模可望达到16万亿元,厦门、台湾两地未来可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融合。

  省台籍五四奖章获得者、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公司总经理范姜锋近年来大力吸引台湾年轻人西进创业,在青创方面做的风生水起,昨天他也现身论坛会场。范姜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陆正致力于发展“健康中国”,台青也应该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在他看来,两岸青年可共拼大健康产业,台湾医疗发达,健康产业起步早,相关领域人才济济;而大陆市场广阔,现在各地又出台不少扶植政策,“将来基地可吸引优秀的台湾健康人才来厦创业、就业,相信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相关新闻
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启动

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15日在厦门海沧区启动。   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林文生和台湾著名书法家曹原彰、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等200多位两岸嘉宾共同见证。   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秉持“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宗旨,围绕展、研、评、赋四大板块,开展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汉字文化创意大赛、“金沙书院杯”诗联大赛等活...

蓬佩奥踩“红线” 两岸情势更加紧张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妄称,“台湾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由于他身份敏感,时机敏感,这句话立即引起外界高度关注。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台湾要如何应对?自然值得探讨。  台湾大华网路报今日专栏文章说,蓬佩奥在接受电台专访时妄称,“把话说正确很重要,台湾从来就不是中国...

两岸的“桥”在哪里?

作者 谢大宁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     一场惊心动魄的美国大选,看来曲已尽,但歹戏拖棚还不知道要多久,随着美国那位无可预测的总统所带来的世界乱局,能否有个收束,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也因此,两岸的危机能否软着陆,看来也还有一番折腾!未来将会如何,...

亟待两岸重开机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长达81秒的“世纪之握”,冲破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重申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三位福建青年科学家获颁“科学探索奖”,其中还有“85后”

台海网11月15日讯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 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14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发起人手中接过奖杯,以鼓励他们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的探索。其中,福建籍科学家徐集贤、史大林、陈兴分别在能源环保、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 “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