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在西部沙漠引种火龙果——台商张硕元甘肃扶贫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清晨6点,天色微明,张硕元拿着记录本走进火龙果种植大棚。树苗已超过他的肩头,侧枝下垂正成长为结果枝,他埋头记录生长情况,喜悦的表情在黝黑的脸上慢慢绽开。

  “树苗长得比预期好,按期结果没问题。”年过五旬的张硕元把火龙果种植看成是自己的二次创业,而这次他还肩负着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的重任。

  张硕元来自台湾桃园。1997年,三十出头的他来到大陆从事快餐业,抓住机遇很快站稳脚跟,用20多年时间打拼出一片天地。

  但去年底,张硕元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和蓝赞登、谢文盛等台商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种植火龙果。当时,他们在古浪县进行投资考察,第一次了解到八步沙林场三代人接力与风沙搏斗的故事。“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治沙精神让他们感动,并回想起早年创业的光景。

  听说古浪老百姓搬出大山,却因缺技术、少销路等原因发展产业困难,导致许多大棚空置,蓝赞登、谢文盛和张硕元等当即决定出手相助。

  “我们这代人享受到大陆经济发展的红利,现在有能力,是时候回报了。”张硕元说,八步沙林场三代人使古浪绿了起来,他们也要努力帮村民富起来。

  甘肃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病虫害少,种植水果具有天然优势。经过深入考察分析,蓝赞登、谢文盛等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投资建立了种植基地,流转了170座日光温室,开始种植火龙果。

  作为主要管理者,张硕元负责火龙果种植的具体工作。请教专家后,他从台湾引进了肉质爽脆、甜度较高的“福龙”品种。

  缺技术、少设备,这些“老大难”问题怎么破?张硕元请来技术专员,给原本简陋的大棚引进喷淋、通风等系统,并将快餐行业精细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移植过来,建立工作日志,根据火龙果长势调整大棚温度、湿度。

  “我们正探索适合当地的标准化种植模式,以便推广给村民。”张硕元介绍,火龙果试种成功后,他们将向村民提供苗子和技术支撑,收获时基地负责打通销路,统一出售,村民们只需甩开膀子跟着干。

  大棚种上水果,村民忙活起来。李天君几年前从大山里搬到生态移民区,去年把家里的日光温室大棚流转给火龙果种植基地,每年能收入3000元。今年初,她又应聘到大棚工作,每月能挣约3000元。“在这里能学技术,学会了就可以自己种火龙果。”李天君说。

  张硕元介绍,火龙果种植基地目前带动了1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村民加盟种植火龙果,每个大棚年收入3万多元。

  眼下,火龙果长势喜人,张硕元悬着的心落下一大截。接下来,他希望错峰销售,提高大棚经济效益。待种植成规模后,引进加工车间,开发果脯、干花、果酱、果酒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百姓致富。

相关新闻
厦洽会观察:大陆多地借“厦洽会”揽台商

中新社福州9月11日电 (记者 龙敏)延揽台资台企,成为大陆多地在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简称“厦洽会”)上招商引资的新风尚。   本届厦洽会11日落幕。在过去的4天里,云南省引进台资企业招商推介会、河南省与闽台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相继举办。来到台胞重要祖籍地福建,借助“厦洽会”招揽台商,成为大陆多地官方不约而同的选择。   对此,福建...

扶贫路上的青年志愿者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扶贫青年志愿者。围绕政策宣讲、信息对接、项目帮扶、问题反馈、效果评估、支教助学等内容,他们开展专项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为扶贫攻坚大业添砖加瓦 扶贫路上的青年志愿者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2004年起,我省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上,每年招募3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三明、南平...

“烂坝”变身记——大凉山扶贫产业掠影

这是9月2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拍摄的甲甲沟新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相关新闻:   “烂坝”变身记——大凉山扶贫产业掠影   这是8月31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拍摄的铁骑力士实业标准化繁育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9·8”魅力不减台商收获满满 台湾农人新技术很吸睛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今年受疫情影响,来到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简称“厦洽会”)的台湾展商减少,但会场依旧不缺乏“两岸元素”,大家纷纷寻商机。厦洽会不仅吸引了台商、台企前来,也成了大陆各地招揽台商的平台,各省市来闽招揽台商,凸显了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成效。   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认为,大陆各地发展...

扶贫扶智 兴业银行再捐750万支持政和县第三实验小学建设

扶贫先扶智。在今年4月政和县脱贫“摘帽”之后,兴业银行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近日再次向福建省政和县教育局捐资750万元,用于政和县第三实验小学建设。至此,兴业银行共向政和县第三实验小学捐资1500万元,向政和县投入教育扶贫捐赠款累计达2300万。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政和县僻处闽北、浙南交界,是中央苏区县和革命老区,也曾经是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