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续办双城论坛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亮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直通台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北市与上海市为持续推展城市交流,双方经过多次沟通后,决定于7月22日举办“2020台北上海城市论坛”,考量现阶段的疫情与检疫限制,今年论坛将采视讯方式举办,让双城交流不中断。香港《中评社》今(11)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续办双城论坛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亮点。

台北市政府昨日表示,今年全球面临了新冠肺炎的冲击影响,对于台北市及上海市来说,城市如何进行防疫工作确保市民安全,以及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复苏等方面,是近半年来两市同样面对的重大考验与课题,而在未来的一至两年间,疫情威胁仍然存在,所以两市希望透过双城论坛的交流平台,相互分享城市防疫作为与治理经验,以及因应后疫情时代经济模式的改变与对策,把危机化作转机,克服难关、向前发展。因此,今年论坛主题定为“城市防疫交流与经济合作”,并规划四大领域,分别就卫生医疗、产业经济、智慧交通、区域合作等议题,办理主论坛及分论坛,同时邀请两市产官学界代表参加,以视讯方式交流讨论。

台北市府指出,柯文哲市长对于两岸城市交流向来秉持“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的原则与务实的态度,两市在双城论坛的平台上,至今已签署了36项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触及文化、旅游、环保、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区政、老人照护、市民热线、大学交流、消费权益保护、智慧城市、电竞等领域,并据此开展互访及相关活动,期盼台北与上海在此良好的基础上,继续务实地推展双城交流,共同增进双方人民的福祉。

《中评社》认为,正如台北市府所言,多年来的双城交流合作达成许多共识和成果,对增进两地民众的民生福祉与相互了解有重要影响;如今双城论坛决定续办,更表明两个城市愿意沿着既有轨道深化交流合作。

在当前两岸氛围和疫情之下,继续举办双城论坛非常不容易:在国民党两岸路线摇摆不定、民进党以“反中、抗中、仇中”等切割两岸关系,柯文哲能够理性、务实面对两岸议题,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和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的原则及态度,稳定推动两岸交流,显示出柯文哲处理两岸关系的智慧和能力,也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一个亮点。

《中评社》强调,在两岸关系上,民粹是有害的,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两岸交流合作是主流民意,如果柯文哲抓住这个主流民意,持续、稳定推进两岸交流,造福两岸民众,相信会成为柯重要的政治资本,得到更多民众的支持。

相关新闻
岛内陷“五缺六失”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据大公报报道,岛内面临“五缺”、“六失”,台湾经济本已发展动力不足,再加上民进党再次执政,破坏两岸关系,台湾经济必将雪上加霜。   台湾经济徘徊不前,主要是岛内“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六失”(政府失能、社会失序、立院失职、经济失调、世代失落、台湾失去总体目标)日趋严重。台湾投资环境恶化,如何能吸引投资?台湾产业巨子郭台铭曾...

“九二共识”能够替代吗?

中国国民党改革委员会6月19日抛出的两岸论述建议案,不仅引发国民党内部争议,也引起岛内各界对“九二共识”的再度讨论。有人说,“九二共识”已经被民进党污名化了,年轻世代很难认同;于是,就有人说,找一个两岸都能接受的“新名词”代替“九二共识”。 2016年5月,民进党第二次上台的时候,由于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沟通管道和协商机制中断。当时,有一...

厘清“台独民意主流化”的认知误区

评论员 束沐     日前,台湾政治大学选研中心公布的岛内民众政治倾向民调,引起两岸高度关注。其中,针对“台湾人认同”在两年内大涨至67%、“偏向独立”反弹至27.7%一跃成为比例第二高的统“独”选项,有舆论直接解读为“台独已是主流民意”,更有甚者依此判断“和平统一可能性”几乎完全丧失,一时间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民调政治”作为台湾选举政治的一...

专访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在希:疫情冲击下,两岸关系变了多少

王在希 进入2020年以来,从蔡英文获得连任到高雄市长韩国瑜被罢免,从美台频繁互动到解放军舰机多次绕台,再到疫情下岛内一些势力“以疫谋独”,两岸局势在迅速发生变化。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未来4年,两岸关系将向何处去?《环球时报》就此专访了原海峡两岸关系协...

国安法能有效应对复杂形势

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国安法有五大亮点,是一部典型的综合性法律、突出强调了法治原则、责任主体明确、防范、制止、惩治的对象清晰、执行机制有力。香港国安法通过一些法律制度和执法机制的设定,能够有效形成规范合力、加强制度协调、避免制度冲突,以最低的立法成本产生最大的立法效益,能够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