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台青福州天后宫体验端午节俗 网络直播两岸同源信俗文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参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的两岸青年共同体验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的在榕台青拜谒妈祖神像。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6月25日电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25日传统端午节,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的两岸青年共同体验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吸引在福州的台湾青年前来体验榕台同源的信俗文化。

参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的两岸青年共同体验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的在榕台青拜谒妈祖神像。 记者刘可耕 摄

  为了更好地向两岸民众传播端午文化及榕台同源信俗文化,活动全程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专门设立以体验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直播间,让两岸民众通过手机直播平台全程感受活动现场的热闹氛围。

参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的两岸青年共同体验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的两岸青年体验包粽子。 记者刘可耕 摄

  活动现场,主办方采取限制到场人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位台湾青年在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的带领下,来到天后宫,体验“沐兰汤”“点雄黄”、包粽子等端午节习俗。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传染病极易滋生和流传,因此,古时在端午节要“沐兰汤”蠲除毒气,还要“点雄黄”辟虫诛毒,这其中蕴含着古代卫生检疫防疫的智慧经验传承。

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钱颖曦道长与在榕台青一同饮午时茶,讲述古人在端午时节的疫情防控智慧。 记者刘可耕 摄

  活动的最后,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钱颖曦道长与在榕台青一同饮午时茶,讲述古人在端午时节的疫情防控智慧。

  陈奕廷表示,端午节两岸共有的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熏艾草等习俗,体现两岸一家亲;希望两岸能够越走越近,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工作人员为一位在榕台青“沐兰汤”。 记者刘可耕 摄

  “青年代表我们未来的希望,今天在福州的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共同参加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通过交流互动,增进彼此间的情谊,相信未来两岸青年会携手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陈奕廷说。

参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举行的两岸青年共同体验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的两岸青年交流互动。 记者刘可耕 摄

  “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具有丰富的两岸交流文化积淀,希望通过弘扬信俗文化,将信俗活动与两岸青年创业相结合,推动互动交流。”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住持杨晓翔道长表示,随着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已经截然不同,端午节防疫避灾的含义也逐渐被人们所忘却,但这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应该予以传承。 (记者 刘可耕)

相关新闻
福州花海公园将进入修整期 赏花另有好去处

南二环出“彩” 南江滨藏“娇”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临近7月,花海公园即将进入短暂“休眠期”,市民若想赏花还有何处可去?记者昨日根据读者报料,实地探访福州两片“新鲜出炉”的小花海,一处身处繁忙之地,一处藏在少有人知的地方。前者是百日草,后者是马鞭...

闽侯闽越水镇一期主街区水乡风貌雏形初显

远眺城门楼。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6月26日记者从闽侯获悉,该县重点项目之一的闽越水镇计划在下半年完成项目主街区的建设。此外,7月底,城门楼将开启主题夜市,促进闽侯夜色经济发展。   26日,记者在闽越水镇项目现场看到,位于城门楼广场后面的一期主街区的...

福州:水稻科技开放日,父母孩子下田插秧

孩子和家长一起体验插秧。记者 张笑雪 摄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下田插秧喽!”随着一声清脆的喊声,大人孩子纷纷脱掉鞋子、卷起裤管,走入水田插秧。6月26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科技开放日活动在闽清县九野小镇举行,吸引了近百名游客参加。大家亲田园、品农事...

8人荣登6月“福州好人榜”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记者26日从福州市委文明办获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6月“福州好人榜”名单揭晓,8名候选人光荣上榜。他们是:方哲(福州日报6月4日报道)、柯伟龙、张彩云、余建明(福州日报6月10日报道)、张起丁、林亨玲、李文挺和危玲。   柯伟龙:   请战抗疫 守卫国门   1995年出生的柯伟龙是福州长乐机场边检站执勤四队检查员...

老洪塘大桥怎么拆?“切豆腐”!预计9月整体拆除

老桥的桥面上露出一个个切过的窟窿。记者 叶义斌 摄   桥体切成近万块,预计9月整体拆除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老洪塘大桥正在拆除,项目采取独特的“切豆腐”式拆桥作业,全长近2公里的老桥,要切成近万块“豆腐”,预计9月底老桥可全面拆除。   老洪塘大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