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商讲述
固守繁体书会完蛋 印简体书像印钞票
天龙书店为何能在倒闭潮中幸存下来?沈荣裕认为,多亏卖大陆简体书,“如果单纯固守繁体字图书,早晚也会完蛋!”
说起沈荣裕跟大陆结缘,在两岸尚未开放交流时就算开始了。当年有日本摄影师获准进入中国大陆拍摄各地风光,并集结成册发行出版。那时因著作权法规不完备,不少外文书无须取得版权即可在台出版,他们就日文翻译成中文,出版了一套名为《山水中国》的图书,当年创下一年销售10万册纪录,“印书感觉像印钞票!”
2003年,天龙书店开始经营大陆简体书,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特别是跟厦门外图建立合作关系后,生意渐渐步上正轨。“16年来,我们一共进了1000万本简体书,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沈荣裕说。据了解,他目前已是全台最大的简体书代理商。“大陆我一年跑20多趟”,沈荣裕提到,每次去大陆都为找最便宜、最好的书。天龙书店已跟福建、广西、浙江、山东等大陆多个省份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近三个月,该店先后举办浙江、广西两场书展。今年7月起,天龙书店还挂牌“浙江新华书店集团连锁店”,全面使用浙江新华信息管理系统对简体书进行管理,根据大数据分析,把销售情况不好的图书尽快退回去,并补充更受欢迎的优质新书。
目前,“台湾广西书展”的条幅挂在天龙书店门口。“您这么高调卖简体书,会不会出问题?”面对导报驻台记者询问,沈荣裕说,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的车队每天都会从门口经过,他们若想找麻烦就尽管过来!他还批评,蔡当局漠视文化,宁愿发消费券,让人们去夜市消费,也不发购书券,鼓励大家进行知识消费;相比较,大陆现在推动构建软实力,全民阅读风气非常兴盛!
沈荣裕坦言,目前岛内图书市场大崩坏。
原因分析
物美价廉+收入下降
简体书在台湾更受捧
大陆简体书价廉物美,已成为天龙书店的重要获利点。
“我们最近进了一批儿童绘本,没想到竟然卖得很好。”沈荣裕拿起一本书赞不绝口,这是从欧美专家那里买的版权,印刷也很精美,而价格只相当于台湾的三分之一,有顾客一买就是好几本。
导报驻台记者在店里采访时,正好有几位家长在选购绘本。台北市民廖先生表示,绘本质量很好,虽是简体版,但上面字不多,主要是图画,他买回去讲给孩子听,根本不会影响效果。
此外,由于近些年岛内很多出版社纷纷倒闭,一些小众化、专业领域的书,台湾几乎不出版了,而大陆图书则很好地弥补了这块空缺。天龙书店卖得较好的书包括美术、中医、计算机等。
售卖简体书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沈荣裕透露,他从大陆出版社拿到的批发价大概是定价的五折左右,在台湾零售则通常按人民币定价乘以5来计算汇率,这一来一去就可以保证获利,比卖繁体书好赚很多。天龙也因此躲过了书店倒闭潮,去年还把分店开到台中,未来则打算前进高雄、花莲。
台湾经济的不景气以及人民实质收入下降,也让价格较低的简体书受热捧。“我每次去大陆,都会感觉当地的建设日新月异,而台湾呢?”沈荣裕感叹,岛内街道是多年不变,而近年来空的店面又变多了,经济不好,人民变穷了,他们都想用相同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
除了靠简体书突围,身兼重南书街促进会理事长的沈荣裕也通过举办活动,提升书街的人气,像是今年4月就举办“重南书街嬉游记”,以梦想童话为主题,结合热闹的市集、亲子活动、Cosplay,振兴实体书店买气。此外还成立“重南90文创基地”,开放艺文工作者举办表演、讲座,盼重庆南路再次成为文创聚落。
对沈荣裕而言,开书店靠的是理想,一路走来40多年,看着许多老顾客从小买到大,为了他们也要坚持下去。两岸图书交流自己也会持续推动下去,他认为,通过图书两岸人民的思想若能统一的话,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