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迁台历史记忆展”拼绘两岸情感发展轨迹地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家的两岸故事—迁台历史记忆两岸四城巡展”9日在上海开幕,本次展览以“迁台历史记忆库”为主题,用丰富的人物影音及典藏文物,以多元互动的方式呈现了大陆迁台人物及其后代的真实经历。

  本次活动由高雄、上海、台北、福州四城文化单位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运用互动科技与新媒体艺术,打造了“漂移时光”“迁台映像”“落地成家”“我的传家宝”四大展区,引领参观者穿古入今,追根溯源拼绘出两岸情感记忆的轨迹地图。

“我家的两岸故事—迁台历史记忆两岸四城巡展”10月9日在上海开幕 供图

  除了精选迁台历史人物百感交集的生命纪实,难得一见的珍贵展品亦在展场原件展示,比如承载时代记忆的母亲裹脚鞋、隔绝时期冒险传递的两岸家书、神秘金三角情报员配件、百年手工订制棉袄等。

  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出生没多久便跟随父母迁往台湾,他亲身感受了台湾早年的群融合问题,更见证了从大陆迁往台湾的时代历程。

  沈庆京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刚到台湾时,刚迁到台湾的大陆各省县市的居民彼此语言不通,闽南人、客家人间也有所隔阂,彼此因语言问题时有误解,后来历经邻居、朋友、同学、同事及通婚关系,才逐渐变得沟通无碍。

  据悉,2016年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开始启动建立《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基金会深入两岸民间调研,拟出905位迁台历史见证者名单,目前已采集了714位的历史记忆。

“我家的两岸故事—迁台历史记忆两岸四城巡展”10月9日在上海开幕 供图

  两三年间,基金会在台湾的各乡镇市区,遍访迁台一代、二代、三代及其亲友家属,受访者职业涵盖公务员、军人、学者、商界人士、教职人员、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媒体工作者等。同时搜集受访者历代传承的家族纪念物和传家宝。

  今年7月,“我家的两岸故事—迁台历史记忆库两岸四城巡展”首场活动在台湾高雄举办,获得许多台湾民众的热情回响,很多迁台一代的老人家带着二代三代来听老一辈的故事。

  沈庆京希望,“将这些珍贵的、两岸共同拥有的历史记忆,可以长长久久在两岸城市巡回展览,促进两岸民众的彼此理解和情感连结,让两岸的年轻后代都能够认识到这段历史,并且明白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这份血脉相连、同根同源的历史渊源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完)

 
相关新闻
一枚枚小小邮票,承载宏大历史记忆

1949年10月至1955年3月前发行的邮票,被集邮界称为“旧币值邮票”。这些邮票题材丰富,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重大成就或重要事件,是当年重要的“国家名片”之一,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昨天,市民王力伟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1949年10月至1955年2月中...

老式百货店重现老城区 传承厦门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

■百年老建筑修旧如旧,保留老厦门记忆。   台海网(微博)4月2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海蛎壳水洗石外墙、水泥招牌、水泥老花砖地板、老字号产品……在厦门最后一片老城区,刚刚开业一个月的“阿吉仔吉治百货”(以下简称“吉治百货”)与老八市紧紧相邻。来自贵州的杨函憬是这家店...

戚嘉林:建构共同历史记忆 开展两岸海洋合作

台海网(微博)8月17日讯 据中评网报道,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台海研究》杂志、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及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甲午战争反思暨两岸海洋合作”学术研讨会。中国统一联盟执行委员、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顾问戚嘉林博士在会上表示,两岸统一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天命,我们应建构两岸的共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