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大陆飞速发展,制度是最大优势

——台胞看大陆发展70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18年10月23日,来福建福州创业的台湾青年李儒钦(右二)在福州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索佳艺”众创空间与两岸青年交流。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1989年,我在上海外滩看向陆家嘴方向,只见到一片荒烟蔓草。1995年,我担任台北市议员时参访浦东,看到陆家嘴是一个大工地。”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等到1999年再次从外滩看向陆家嘴,感觉就像是在美国纽约从哈德逊河对岸遥望曼哈顿。现在,陆家嘴更是一副国际大都市、世界金融中心的派头。”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起起伏伏,从不相往来到交流日密,台胞因各自经历的不同,对大陆的了解也各不相同。但从台湾看大陆,有一点是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那就是大陆70年来发展日新月异,变化翻天覆地,一如陆家嘴的风景变迁。

进步和变化超乎想象

从1949年两岸分隔到1987年台当局宣布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之前,两岸近40年处于隔绝状态,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内容、老一辈的记忆和台当局的政治宣传。而当台湾同胞亲身踏足大陆,眼前这片热土跟文字、话语中的大陆便交叠出全新的印象。

“小时候,虽然我和家人都没去过大陆,但上学时老师都要求把大陆的历史、地理情况背到烂熟于心,毕竟我们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说,“长大后来大陆的机会变多,我在这里饱览了秀美山河,也见证了大陆日渐繁荣昌盛。从2004年到现在,每到一次大陆我就要感慨一次,怎么变化这么大,进步得那么多,真是不可思议。”

1989年,上海元祖食品公司创始人张秀琬和同学赴大陆旅行,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发现“这市场实在太大,物资不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却深。”“大陆这块地方,一定要去!”这个判断,催生了后来的元祖。而对自己在大陆生活工作近30年的经历,张秀琬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开着一艘小小快艇,在大风大浪中被飓风推着往前跑”。

“来大陆之前,我以为大陆比较封闭、落后,没想到来了之后很受震撼。”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大二的台生陈韦廷告诉记者,大陆的发展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很多领域都在进步提升。“例如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道德观念的宣传推广,都很有成效。大陆学生也不是台湾媒体所说的‘书呆子’,而是注重全面发展,在社团活动、课外实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平潭出台7条重磅措施 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胞来岚就业创业

台海网9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日前,平潭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胞来岚就业创业的办法(暂行)》(下简称《办法》),推出7条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覆盖面广的措施。   《办法》具体包括:为台胞在岚创业提供场地、厂房、门面等必要场所支持;为台湾青年创业提供启动资金扶持;为台湾青年创业提供融资扶持;支持民营企业、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

这名台湾记者发声了:“若我是大陆来的,打我就合理?!”

“只因为我是台湾记者,所以能逃过了一劫;难道今天是内地来的记者,暴徒打人就合理化了吗?” 香港文汇网9月5日报道,台湾年代新闻、壹新闻记者兼主播廖士翔8月31日在香港港岛区采访期间,突遭暴徒指骂、用伞阻挡拍摄并险些被围攻,险被泼汽油。 廖士翔事后在社交媒体回忆事情经过,称“这回靠着记者工作证...我本人没挂彩受伤”,又评论“走到现在,和理非的诉求,好...

闯荡八年,来自台湾的他在大陆圆了“导演梦”

台海网9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他是台湾屏东小子,单枪匹马到大陆闯荡八年,终圆自己的导演梦,“顺道”还成了福州女婿。在各大卫视平台一番历练后,他在上海与大陆同业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还跟多位明星艺人在全国各地打造明星健身俱乐部。 “在台湾当导演,可能一...

八百余名台胞福州中秋联谊

中秋前夕,9月5日晚,八百余名在福建福州的台湾同胞欢聚一堂,举行迎中秋联谊活动。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主办。联谊活动热闹而喜庆,不少台胞携妻带子举家而来,唱歌、抢红包、餐叙,其乐融融。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习俗相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寻找就业、创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