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山西小伙为爱来台:化乡愁为乡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台北7月4日电(记者石龙洪 何自力)“太惊艳了,吃得好过瘾”“很香、很麻,吃了还想再吃”……台湾新北市新店区光明街新开了一家山西面馆,食客好评如潮。

  面馆老板李江是个山西小伙,因缘分垂青加上对爱的坚持,他与台湾姑娘张雅琪相爱成家。为与妻儿团聚,他放弃大陆事业,来到台湾从零开始。

  张雅琪曾到大陆旅游,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李江。随后一年多,他们天各一方,本以为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直到一天,李江清理微信不常用联系人时,客套地问了句:“您好,还记得我是谁吗?”正是这句话,重启了他们的缘分。两人开始天南地北地畅聊,擦出爱情火花。

 

  “你来,还是我去?”两人身处两岸、分隔千里,时间长了终究是问题。婚后,张雅琪曾到山西生活,却不适应北方环境,尤其冬天的寒冷干燥。她只好回到台湾,后来孩子也在台出生。

  李江曾在成都学习烹饪,后投入餐饮业,最多同时开了三家店,生意火爆。为照顾生意,妻子怀孕七个月,他才到台湾,孩子没满月,就急着赶回大陆。

  与妻儿分离,让李江饱受思念之苦。“赚再多钱又如何,什么也没有家庭重要。”父亲的话深深触动了李江。

  “孩子慢慢长大,爸爸不在身边可不行。街上看到和我身高差不多的背影,他就喊着要找爸爸……”谈到孩子,李江一度哽咽。“陪他长大,哪怕给人家打工也行。”经一番挣扎,他一咬牙,决定来台陪伴家人,在大陆开的店都半卖半送给朋友。

  刚到台湾,李江无稳定收入,家庭压力日增。过去,在大陆开店赚了些钱,但李江未养成理财习惯,并无太多积蓄。改变了人生轨迹,他才感到“一分钱难倒江湖汉”。

  为维持家计,李江重拾本行,去餐厅当厨师,从切菜、炒菜做起。他还曾兼职去麦当劳做保洁,最晚凌晨4点才回家。持续了三四个月,身体损耗太大,李江决定发挥专长重新创业,在台湾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

  “大陆面食看北方,北方面食看山西。”离家多年,李江对家乡美味一直很怀念,也引以为豪。山西特色面食在台湾鲜见,仔细评估后,在妻子和朋友帮助下,2018年他的面馆开张了,取名“山西面霸王”,意指山西面为面中之霸,也代表他要做好山西面的决心。

  台湾人力成本高,李江不敢随意请人。自己既顾前厅,又当后厨,每周只休一天。每天早起去菜市场亲自挑选食材,之后洗菜、切菜、熬汤、炖骨、煮面,上午11点半端出第一碗面。

  李江坚持“真材实料,对得起良心”。他的招牌大排面,使用冰糖老卤搭配独家配方,每碗都有大块排骨,炖煮出猪肉的香鲜甜,令食客大呼过瘾。

  李江还运用许多大陆调料,如四川汉源大红袍花椒、郫县豆瓣酱、山西老陈醋等,让他烹饪的大盘鸡拥有与台式辣味不一样的滋味。加入西红柿、马铃薯、木耳、四季豆、肉片等丰富食材的山西臊子面,带给食客独特的“山西味”。

  由于刚开店赶上雨季,面馆前五个月连续亏损。炒糖时,还差点被油爆炸伤眼睛。苦和累并未让李江气馁,他始终坚持本分做人、老实做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味道好、食材“讲良心”、回头客多,李江的店广受好评,口口相传,人气日涨。“看到顾客吃得开心,我很满足。”尽管这是他开的最不起眼的一家店,整日忙累,李江还是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李江说,在台湾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是适应生活。这里节奏没大陆快,他要慢下来,用心经营。在这里,陪伴家人,看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再苦再累也值得。

  李江的太太日常上班,假日来店里帮忙。“他很靠谱,让人安心。感谢他为我和家庭做出改变,感谢公婆舍得让儿子来这里。”张雅琪说。

  不仅卖山西面,李江也成为山西文化的传播者。不少祖籍山西的台湾民众在此找回家乡味,不少顾客受他影响组团去山西旅游。李江勉励自己:“一定要做好家乡美食,不能让台湾顾客失望。”

  两岸文化、语言相通,李江很快习惯了宝岛生活。现在,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食客吃得满足,陪大家聊聊山西的事,有时间陪着家人。

相关新闻
台湾摄影人走进浙江乡村:光影忆山水 映像载乡愁

中新社浙江丽水6月12日电 题:台湾摄影人走进浙江乡村:光影忆山水 映像载乡愁   作者 郭其钰   当得知“缙云”一词来源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号时,拍过了这里山山水水、村落庭院的台湾摄影家们更加认为,这个位于浙江南部的县城唤醒了每个人记忆深处的乡愁。   11日至12日,来自台湾的十余位摄影爱好者走进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与当地摄影人一起开展...

台湾阿嬷的私房菜:结交大陆朋友解台青乡愁

中新网贵阳5月12日电题:台湾阿嬷的私房菜:结交大陆朋友解台青乡愁   作者 周燕玲   “阿嬷!我的菜要多放一点辣椒。”一位年轻食客对着厨房的方向说道。   站在齐腰高的灶台前,手握大圆勺的林素珍扭头答:没问题。不到10分钟,三杯鸡、沙茶牛肉、九转肥肠等台湾家常菜就陆...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等参与首届海峡两岸诗人楚辞之旅

“以爱·乡愁”为主题的中国(怀化)海峡两岸诗歌音乐晚会8日晚在湖南怀化举办,拉开了首届海峡两岸诗人楚辞之旅的帷幕,包括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绿蒂等人在内的中华海峡两岸诗人楚辞之旅也就此启程。   现年86岁高龄的郑愁予是与余光中、洛夫齐名的台湾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为《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曾风靡海内外,他则有雅...

乡愁70年,台湾90岁老兵寻回河北家乡亲人

90岁的赴台老兵张万龙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找到失联70年的亲人。 张万龙来自河北唐山,自1949年随部队迁居台湾后,与家人隔绝联系。张万龙不是没有想过寻亲,他不止一次提起想回老家,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但他年事渐高,记忆力慢慢消退,对于家乡只能想起零星印象,连自己有几...

台湾媒体中原寻找“乡愁”:同根同源不能忘本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连日来,台湾媒体人被中原姓氏文化所震撼,并赞叹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不能忘本。   13日,为期一周的“传承中华文化暨寻找乡愁”两岸媒体“姓氏寻根”联合采访活动落下帷幕,由河南省台办主办的是次活动吸引两岸20余家媒体参与。   在《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在河南找到发源地,48个姓氏主要发源地在河南,被称为“中华姓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