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请查收来自海峡论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报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凤凰花又开,一抹红胜火。”每逢六月,美丽的鹭岛厦门都会如约迎来参加海峡论坛的客人。两岸同胞相聚在这里,敞开心扉,互通有无,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作为海峡论坛中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题。来自两岸的十二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主题,从构建教育生态圈、产教融合、学校建设、教师培养、人才培育等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视听盛宴。

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

福建江夏学院校长陈国龙在报告中指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要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三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四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五要扩大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六要提升治理能力管理水平。

中华未来学校教育学会秘书长黄议正就“教育4.0思潮下的高素质人才培育模式”,提出要把握好教学的四大原则,一是整合知识、技能与态度,二是脉络化的情境学习,三是学习历程、方法及策略,四是实践力行的表现。

积极探索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传承嘉庚精神,坚持非营利性公益办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明晰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厦门华厦学院董事长魏刚的报告主题为“当好教育事业‘义工’,建设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大学。”他指出,要完善内部治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办学质量和内涵。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处长卓达雄以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为例介绍医护技职教育的新典范。卓达雄介绍,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积极实施探索式多元创意英文课程,聘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任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实习旅馆、实习旅行社等。他指出,技职院校要增进实务连结与产学合作,要加强职业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以及提升办学质量,进而培养具备实作力、创新力及就业力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两岸残障人士厦门展技能(组图)

6月15日,来自福建漳州的张惠君在活动现场进行陶瓷彩绘。当日,2019两岸残障人士职业技能展示活动在厦门举行,海峡两岸残障人士进行技能交流和展示。这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2019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的系列活动之一。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6月15日,台湾中华海峡两岸身障文创...

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 大陆学者阐释“融合发展”

台海网6月16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文 杨勇/摄)今年的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交流探讨有何新动态?昨日记者发现,大陆专家在梳理历史的基础之上,更多地着眼未来,以及两岸的融合发展。   谢郁在发言中。   谢郁:推动两岸应通尽通 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在昨日的研讨...

​台湾青年学者:船政文化研讨会也是一座彩虹桥

台海网6月1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坚/文 杨勇/摄)参加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十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的学者中,两位台湾青年学者引起记者的关注。他们出生在台湾,如今都成了大陆高校教师,一位是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智玮,一位是三明学院讲师李景华。他们多次参加海峡两岸船政...

台湾学界新生代:找工作不设限

台海网6月16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我听说几年前,福州还没有地铁。而今年就已有两条线路了,发展非常快!”和晚报记者见面聊天时,在高雄师范大学读博士二年级的房孟洁显得对福州相当了解。其实,来榕参加第十届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的这位台湾女孩是标准的“首来族”。她对大陆及...

两岸青年执笔筑梦 海峡论坛第二届创意涂鸦巡回赛盛大启航

◆嘉宾在今年创作的涂鸦作品上﹃点睛﹄   台海网6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立宇 杨思萍 洪伟晟/文 吴晓平 沈威/图)6月15日,随着新党主席郁慕明,国台办新闻局局长马晓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琛,厦门市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海峡导报社社长林世雄,集美街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