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凤凰花又开,一抹红胜火。”每逢六月,美丽的鹭岛厦门都会如约迎来参加海峡论坛的客人。两岸同胞相聚在这里,敞开心扉,互通有无,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作为海峡论坛中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题。来自两岸的十二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主题,从构建教育生态圈、产教融合、学校建设、教师培养、人才培育等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视听盛宴。
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
福建江夏学院校长陈国龙在报告中指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要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三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四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五要扩大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六要提升治理能力管理水平。
中华未来学校教育学会秘书长黄议正就“教育4.0思潮下的高素质人才培育模式”,提出要把握好教学的四大原则,一是整合知识、技能与态度,二是脉络化的情境学习,三是学习历程、方法及策略,四是实践力行的表现。
积极探索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传承嘉庚精神,坚持非营利性公益办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明晰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厦门华厦学院董事长魏刚的报告主题为“当好教育事业‘义工’,建设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大学。”他指出,要完善内部治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办学质量和内涵。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处长卓达雄以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为例介绍医护技职教育的新典范。卓达雄介绍,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积极实施探索式多元创意英文课程,聘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任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实习旅馆、实习旅行社等。他指出,技职院校要增进实务连结与产学合作,要加强职业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以及提升办学质量,进而培养具备实作力、创新力及就业力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