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5月15日讯(记者 陈建伟)2018年6月6日,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第十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福建将发布《福建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内容涉及扩大闽台经贸合作、支持台胞在闽实习就业创业、深化闽台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闽安居乐业等四个方面。
15日在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台港澳办副主任钟志刚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66条实施意见中已经有65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落实率达到了98%,成效显著。《实施意见》彰显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理念,发布后获得广大台湾同胞的普遍好评。
钟志刚表示,《实施意见》的推动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贸合作桥头堡的作用日益显现。台资企业可以同等享受技术改造、科技专项补助、税收、用电、用地、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等一系列同等待遇,台企、台胞获得感明显增强。去年,福建省新增的台资项目达到1200个,新增实际利用台资达到60亿元人民币。
二是台湾同胞来闽交流交往进一步扩大,民间交融主阵地的作用日益显著。通过鼓励从未来过大陆的台湾同胞来闽交流、参访等一系列措施,来闽台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去年来福建的台胞数量达到了363万人次,约占来大陆台胞总数(600万)的60%,较上一年增加30万人次,增幅达到16%。
三是沿海近台优势进一步发挥,两岸青年交流摆渡人的作用日益显现。通过有效落实支持台胞来闽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台胞来闽发展的意愿明显增强。去年台胞来闽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的青年朋友达到12000多人,增幅达到87.3%。
第四是先行先试效应进一步扩大突出,对台政策的试验田作用日益显现。66条实施意见当中有24条在福建省先行先试,而且全部落地实施,在台商台胞当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福建省台港澳办副主任钟志刚
为了把福建建设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钟志刚告诉记者,当前福建省正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第一是立足应通尽通,在推进融合发展新路上做示范,推动闽台海空航线与丝路海运平台以及中欧班列相互对接,深化基层治理融合实践,推进与金门马祖地区的供水、通气、通电、通桥,同时还要对“新四通”做好规划。
第二是持续先行先试,在加快建设第一家园上见实效。继续研究出台惠台利民的新政策措施,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等领域,让台企台胞享受同等待遇。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上,推出更多的先行的举措,建立推行第一家园建设的工作机制,吸收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台湾同胞参与进来,营造“一家人、一家事、一起干”的浓厚氛围。
三是深化文化交流,在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上下功夫。全力办好海峡论坛这个两岸目前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平台,广邀各界人士参与,同时着力打造好海峡青年节、厦门文博会等一批“闽台缘”系列交流活动。深化主题文化交流,大力推动福建优秀文化入岛交流,还要培育一批对台交流基地示范点和体验式交流中心,持续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