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学者批两岸“三通”十年台方限制仍多 盼门开得更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湾《旺报》报道,两岸“三通”在昨天(15日)迎来10周年纪念日,据海基、海协会签署的有关协议,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实施。两岸三通10年来为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台湾学者指出,台湾对“三通”的限制还是比较多,若双方能“门开得更大”,限制再减低,促成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有助两岸的优势互补组合。

  据报道,台湾文大陆研所教授庞建国接受《旺报》采访时分析,“三通”实施10年来,令“人”和“货”的往来方便,节省大量运输与时间成本,对两岸交流有正面作用,但在生产要素的流通上还是不够通畅,在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上还没完全畅通。

  庞建国指出,台湾对这些的限制还是比较多,尤其对大陆资金,另外像最近两岸关系转冷,大陆官员、学者访台也受影响;物流的话,对大陆某些货物如农产品的限制也不少;信息流方面,两边各自对电视电影都各有限制。庞建国认为,若以生产效率、产业竞争来说,若能“门开得更大”、限制更小,两岸间才会有优势互补的组合。

  10年前的 2008年6月,时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海基会组团,赴大陆进行第一次会谈后,海协会长陈云林也应邀率海协会赴台,进行第二次“陈江会”,双方于圆山饭店协商,最终签署两岸直飞、海运直航、全面通邮,以及食安管理相关协议。

  回顾十年前,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10年前往返大陆时都要在香港转机,有时要耗上一整天,很劳累。直飞后一天内就能来回两岸,对台商照顾家庭、管理生意有很大帮助。这当中也省下了庞大的成本。”

  如2008年11月的第二次“陈江会”后,双方签署直飞相关协议,从桃园飞往上海的新航路航程,最快也只要1小时22分钟,比周末包机缩短了62分钟、燃油节省近45%,航空公司及旅客节省的成本,每年约达新台币30亿元以上。

  当时第二次“陈江会”签署的协议,也把原本每周36班的航班数增加到每周108班,把大陆的5个航点扩增到21个。不但带来经济利益,也拉近了两岸民间的感情距离。

相关新闻
两岸“三通”十年 厦门成为两岸往来最便捷通道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实施,之后大陆企业还实现了赴台投资   2018年12月15日:厦门已成台胞出入境人数最多黄金通道、对台经贸重要口岸和台胞的温馨家园   十年来,大量台胞来到厦门就业。图为2018年8月104名台籍乘务员加入厦航大家庭。(资料图/...

两岸“三通”十年 两岸关系正迎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十年前的今天,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实施,开启了全面、直接、双向的两岸三通时代。截弯取直的空中、海上直航,缩短了两岸的距离,激活了两岸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两岸关系跨出历史性的一大步。 十年来,无数两岸民众从中受益,大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以通为...

两岸“三通”十周年 台商:心灵的距离大大拉近

今天(12月15日)是两岸“三通”10周年的纪念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表示,“三通”在过去十年间促进了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此外,对这十年的变化,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回忆,“直飞”开通后,台商们劳累奔波的情况消失了,两岸心灵上的距离...

两岸“三通”十周年 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

今天(12月15日)是两岸“三通”10周年的纪念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表示,“三通”在过去十年间促进了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此外,对这十年的变化,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回忆,“直飞”开通后,台商们劳累奔波的情况消失了,两岸心灵上的距离...

两岸“三通”十周年:海峡导报记者驻点宝岛 感受两岸一家亲

台海网12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 薛洋 燕子 林静娴 驻台记者 杨思萍)2009年起,海峡导报社开始向台湾派出驻点采访的记者,一个季度轮换一人,从无间歇。   导报驻台记者采写回来大量的一手资讯,帮助两岸民众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成为两岸交流的一道特殊风景,也让导报的台海新闻报道大放异彩。在“三通”十周年之际,我们5位驻台记者来跟大家分享驻点采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