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黄帝陵:台胞融入大陆改革开放的文化见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古树苍茫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轩辕。“这是我第三次来到黄帝陵祭祖,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大陆的巨变。”来自台湾的81岁老人戎绍鑫说,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以黄帝为华夏始祖。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清明公祭黄帝典礼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重要的情感纽带。共祭轩辕黄帝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生动体现,台胞纷纷到大陆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表达对人文始祖的无限崇敬。

  轩辕庙内、诚心亭后,参天的古树下立着四块石碑,分别是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黄陵谒祖祭文碑和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

  1946年,台湾光复一周年之际,台湾同胞曾自发组成台湾光复致敬团赴大陆拜谒黄帝陵。然而由于大雨,该团未能抵达黄陵,只得在200里外的耀县(现耀州区)举行遥祭仪式。一个甲子后,致敬团的后人踏着先辈的足迹,来到黄帝陵拜谒立碑,完成先人遗志。

  “共祭轩辕黄帝是对中华精神和中华根脉的坚守。”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苏峰说。

  乡愁曾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随着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两岸同胞跨过海峡的阻隔,不断增进情感交流。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次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

  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发布,为方便和照顾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作出规定。

  几个月后,首个“台湾返乡探亲团”踏上大陆的土地,他们没有立即回家看望亲人,而是集体飞往西安,前去祭拜黄帝陵。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胸前写着‘想家’,背后写着‘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等,把从台湾带来的一瓶日月潭的清泉、两包阿里山的泥土和槟榔、凤梨等祭品供奉在始祖陵前,点燃香烛,庄严地举行了告祭仪式。”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共青团委副书记惠琼说。

  自200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被提升为国家级祭祀以来,每年都有在陕台商、台属、台湾青年学生等数百人出席活动。

  去年,416名台湾学生、基层青年民意代表和468名大陆学生共同参加了“丁酉(2017)年两岸千名青年黄陵大祭祖”。祭祖、祈福以及一系列有关两岸经济发展的座谈会,让台湾世新大学学生李欣谚对大陆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台湾青年参与大陆发展的机会很多,期待能够共享发展机遇。”李欣谚说。

  台湾糕点品牌“御品轩”创始人杨鸿鹏至今对2011年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盛大景象记忆犹新。“现场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心潮澎湃,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感到自豪。”他说。

  自2001年“御品轩”在西安开业至今,凤梨酥、麻糬等台湾风味迅速俘获了西北人味蕾。如今,“御品轩”在陕西已有60家直营店。

  “当年选择在陕西创业,就是看中大陆西部的市场潜力。如今,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西北内陆越来越走向开放前沿,越来越多的台商愿意来此发展。”杨鸿鹏说。

  黄帝陵轩辕殿后的桥山上,由台湾同胞亲手种下的“思源林”已是郁郁葱葱。这一大片象征着保护祖陵、崇敬始祖的柏树,与山上八万多棵古柏共生共荣,成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心同愿的美好象征。

  “两岸是一家人,虽然我的家乡离黄陵地理距离比较遥远,但心理距离很近!”台湾青年郑博宇说。

  根据国台办的数据,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密切,台胞来大陆的人数从1987年的46679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5872723人次。(记者蔡馨逸、杨一苗、周文其)

相关新闻
“北漂台妹”两岸寻亲,为台胞找到故乡的家

今年中秋,周思妤是在哈尔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这是台湾长大的她到过的“最北的地方”。 经过一段乡间小路时,周思妤看到地上有许多黑色小球,她以为是野果,打算捡起几个看看。想到它们都躺在路中间,又觉得不太对劲儿。同行的《环球人物》记者赶忙提醒:这些“小球”其实是羊的排...

《改革风来,两岸花开》(树人篇):“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

北京师范大学为迎接新生入学报到采取了很有时代感的“刷脸”注册。一名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刷脸”报到。   年年迎新多相似,岁岁新生又不同。一年年行走在各大高校,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每到新一年的开学季,菁菁校园里,便又多出了许多台湾学子的身影。   从形单影只到争先恐...

台胞在上海的这些年:从买不到麦当劳市民乱穿马路,到国际化程度超过台湾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两岸情愫的传播者。从我懂事后,嘴上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我是台湾人,也是上海人。 等回台北时再吃麦当劳 记得1993年的初冬,母亲对我们姐弟三人说:“下学期我们要搬去上海,你们要去那里念书。” 什么,去上海?我很诧异。 上海我是去过的,就在1992年的夏天。当时,对一个8岁的...

“劳模”台商刘竹承:我们是两岸交流最好的“代言人”

中新社济南11月1日电 题:“劳模”台商刘竹承:我们是两岸交流最好的“代言人”   中新社记者 李欣   “‘山东省劳动模范’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压力。让我时刻记得兢兢业业、继续努力。”近日,首位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的台胞,已75岁高龄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副会长、山东省潍坊市台协会名誉会长、山东寿光天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刘竹承感慨道,...

讲两岸“心”故事,促融合新发展

两岸媒体人在上海中心大厦内合影。(中国台湾网 陈佳慧 摄)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首次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活动从10月18日启动,从北京出发,依次前往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地,横贯南北,历时17日,行程3000公里。此次联合报道团由两岸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