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夜市曾经人声鼎沸的场景。(资料照片)
王凯是一名在台湾交换的大陆学生,刚到台湾时他很喜欢夜市的氛围,几乎天天都走一圈,可是个把月下来便兴致索然。“这些夜市差不多长得一样,除了小吃摊就是卖淘宝货。我身边的台湾朋友有很多现在也不怎么爱逛夜市了。”
王凯的经历折射了部分夜市的生存情况。近年来,夜市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仅台中市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内,就倒闭了6家大型夜市,其中一家还是号称全台最大的“经贸文创观光夜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陆客锐减冲击消费
夜市的生存,离不开客流和消费。前些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多,出于对夜市文化的向往,大家在台期间晚上都喜欢到夜市品尝台湾小吃、购买伴手礼。但如今,赴台的大陆游客数量锐减,通过所谓“新南向”增加的旅客人数上没法弥补缺口,消费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夜市从业者坦言,过去每晚都有几辆陆客观光团的游览车停在夜市附近,现在很难见到了。因为有陆客的光顾,过去一些夜市的药妆店全年营业额能达上亿元(新台币,下同),但现在人没了,钱也跑了。“难道‘观光’要变成‘关光’吗?”
国民党台中市议员朱暖英表示,她的选区南屯原本有好几处夜市,现在不是收摊、就是缩小营业规模。台中最有代表性的逢甲夜市,虽然仍正常营运,但商圈内有许多店家都已关门,很多业者都反映开门营业只是苦撑。她呼吁,蔡英文当局应该要正视这个问题,改善两岸关系,让陆客可以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