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结合保生信仰,拉近两岸的心” 300多尊保生大帝在台同时安座,福建宫庙共襄盛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薛洋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月21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文/图)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昨天下午在台南成立,来自两岸以及海外的325家宫庙代表齐聚台南学甲的慈济宫,见证这个历史性时刻。同时,各宫庙的300多尊保生大帝神像进行安座典礼,这也创下同一时间最多保生大帝神尊齐聚的纪录。

  昨天下午,台南学甲锣鼓喧天,来自全球各地的近万名保生大帝信徒齐聚一堂,盛装迎接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的诞生。属于台湾地区三级古迹的学甲慈济宫,供奉着保生二大帝,据说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全世界保存最久的保生大帝神尊,这也让学甲成为岛内保生大帝的信仰中心之一。

  典礼一开始,主办方举行了隆重的神尊安放仪式,神尊入场由锣鼓阵前导,信徒夹道相迎。来自全球各地的300多尊神像“大聚会”,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保生二大帝神像,这也创下同一时间最多保生大帝神尊齐聚的纪录。

  接下来的重头戏,是香火共合总炉仪式。各宫庙将自家香灰装进绒布包,由执事人员携带到行台总炉前方,一番默祷之后,将香灰倒进总炉,象征四海一家,万众同心。紧接着,所有宫庙代表身着汉服,在仙乐音符声中,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总会长王文宗等人担任正献官,率领全体虔敬为保生大帝祝圣,现场肃穆、温馨。

  身兼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总会长、台南学甲慈济宫董事长王文宗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共有325家宫庙共襄盛举,其中台湾228家,大陆64家,包括漳州白礁慈济宫、厦门青礁慈济宫、泉州花桥慈济宫等均派人参加。王文宗还指出,两岸同文同种,本来就是一家人,牵涉到民间信仰更可以观察出两岸不可分割。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源自福建,这是任何政治势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上白礁”谒祖祭典作为学甲慈济宫最重要的年度祭典,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明证。借由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成立,希望能结合保生大帝信仰的力量,更拉近两岸人民的心。

  “这是我第8次率保生信众来到台湾,但今天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厦门青礁慈济宫常务副理事长颜国南表示,过去保生大帝信仰缺乏一个团体来统筹,现在大家不分你我,凡是保生大帝的信徒都来加入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今后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要为发扬保生信仰而努力。

  据了解,为了表示对大陆祖庙的尊重,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一致通过,聘任漳州白礁慈济宫、厦门青礁慈济宫、泉州花桥慈济宫相关负责人担任荣誉总会长。

相关新闻
两岸《2016-2017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出版发行

中新社海口1月20日电 (记者 王子谦)中国南海研究院20日介绍,其与台湾政治大学安全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的两岸《2016-2017年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简称《报告》)已正式出版发行。   《报告》分12个专题,逾10万字,邀请两岸10多位长期跟踪和研究南海问题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撰写,从国际法、区域安全、海上合作等不同维度梳理2016-2017年度南海形势发展的最新动态。《...

两岸和平小天使缔结“纯天然”友谊

2017年12月31日,36名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学生,凌晨四点起床,飞赴台湾。晚上,这36名小朋友和今年7月在北京结对的小伙伴,跟着台北101大楼上倒计时的数字一起倒数,2018年1月1日零时,101大楼绚烂的烟火准时绽放,他们一起从2017走向2018。这些小朋友们因“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而相识相知,被亲切地称为“两岸和平小天使”。   两岸心灵契合,要从...

福建宁德2018年深化与港澳台侨交流合作

中新社福建宁德1月19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宁德市,正不断深化两岸产业、文化的对接和交流。宁德市政府市长郭锡文19日在宁德市第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表示,深化与港澳台侨交流合作,加快宁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建设。   2017年,宁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包括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妈祖金身赴台巡安、两岸金门籍青少年夏令营、第九届海峡论坛...

《无问西东》:百年清华史 一曲两岸情

清华大学有两个二校门,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新竹,它是清华大学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青衫湿(评论员)   2011年是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作为清华百年校庆献礼影片,《无问西东》在跳票五年后,兜兜转转终于上映。电影用四个段落故事,讲述了清华的四代学生,从20...

两岸戏剧,如何产出好IP

由两岸演出制作机构搭建的扶青戏剧创投平台,让两岸青年实现自己的梦想。   台海网1月2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剧本是戏剧之母。15日,由两岸演出制作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两岸扶青戏剧创投平台剧本征选计划颁奖仪式在台北举行。经过4个月的创作、评选,最终台湾青年高敏海、周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