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台海形势复杂严峻。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阻挠、限制两岸交流,放任纵容“台独”势力推动“去中国化”“渐进台独”。展望2018年,台海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台独”势力干扰破坏两岸关系的风险变数增多。但是,两岸同胞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的意志更加坚定。
台湾业界期望改善两岸关系
由于两岸关系陷于僵局,岛内经济民生深受影响。不确定的两岸关系形势,不开放的心态,不知所措的产业方向,是台湾看不清未来的“罩门”。
台湾民间智库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预测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为2.62%,2018年为2.2%。报告显示,受惠于国际经济景气回升,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台湾出口增长13.1%,贸易顺差明显增加,推升了2017年经济增长率。但是,备受厂商重视的两岸关系发展走向不明朗、政策不稳定妨碍企业在台运营,未来台湾经济不容乐观。
元大宝华综经院院长梁国源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不再高于经济增长,牵制全球化脚步,冲击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台湾银行业的竞争力、数字化、金融科技相对落后。再加上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革命、降低成本与差异化的再抉择、环境压力等因素,使得未来制造业生产更趋向本地化发展,不利于曾顺势崛起的台湾,台湾经济优势正持续流失。
另外,民众对台湾当局经济政策缺乏信心且普遍不满当局表现,不利政策的推动,都在不断削减台湾增长动能,造成经济增长率无法扭转长期下滑的趋势,民众的薪资还是处在原地踏步的“低薪”和“冻薪”状态,“闷经济”的格局依旧。数据显示,2017年,台湾有305.1万人,也就是约占总就业人口34%的人,月薪仍低于3万台币的起薪标准,青年普遍沦为低薪一族。
此外,与前些年显著不同,现在日月潭等大陆游客赴台必游景点在“旅游黄金期”也显得冷冷清清。大陆赴台游客持续减少,让台湾观光旅游业从业者感到“寒意”阵阵。
台湾1111人力银行近日的调查显示,仅有13%的受访观光旅游业从业者表示2017年业绩有所增长,37%的受访者盈利“下滑”,其中盈利下滑的受访者业绩平均减少超过19%。调查显示,“景气不佳消费意愿低”“来台陆客减少”“市场变小”是受访者认为影响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有近四成受访者认为陆客减少是台湾观光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展望2018年行业景气,只有15.3%的从业者表示“看好”,认为将“衰退”和“持平”的从业者约占85%。在受访从业者看来,改善两岸关系、举办大型活动、协助从业者整合,是最能提升产业效益的三种途径,其中期望改善两岸关系以提振产业的从业者占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