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海南省台湾办公室主任刘耿赴台交流。
琼台两地政府互访交流
2001年,南投县议长郑文铜率团来海南,与定安县人大签署友好合作协议。
2002年,省台办邀请台湾少数民族“立委”林春德率团访琼。
2003年,台湾“两岸共同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大陆台商发展协进会”理事长章孝严等人来琼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06年,海南邀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到海南大学演讲,与台商代表座谈,并到博鳌、三亚等地考察。
2006年,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王琼瑛为团长的海南省医药代表团15人赴台开展药品流通及管理体制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交流考察。
2006年8月15日,中国国民党屏东县委员会应邀来琼,与中共三亚市委成功进行了政党交流。
2008年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成为两岸交流事务性商谈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李克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博鳌先后会见了萧万长、钱复及台湾代表团。
2009年,海南省委副书记于讯,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周德群分别率团赴台交流。
2013年,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率海南参访团赴台,先后前往台北、花莲、台东、屏东、高雄、台南、嘉义、云林、南投、台中、桃园等地,考察台湾农业企业,促进两地民族文化和经贸交流。
2015年,应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邀请,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率团一行6人,赴台开展为期7天的旅游与文化产业项目合作交流活动。
琼台经济合作交流
经过多年辛勤耕耘,目前海南已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要聚集地,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800多家,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统一、大润发、康师傅、中华航空、海峡科技等台资大企业、大项目相继人驻海南,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琼台农业合作积极转型升级
全省共引进台资农业企业600多家,引进80多类、500多个台湾优良品种,台资农业企业对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改变了海南传统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对推动海南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琼台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方兴未艾
2015年,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占地80亩,从台湾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国康医院项目落地三亚并顺利推进。2016年,投资17.5亿元人民币的台湾妮傲丝翠特色医疗综合医院项目、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颖奕国际细胞治疗医学中心项目落地琼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借助台湾医疗技术和康体服务,推动了海南医疗健康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琼台旅游合作蓬勃发展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快速推进,琼台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海南航空和台湾中华航空、长荣航空、远东航空等相继开通了海口、三亚至台北、高雄以及海口至台中的直航航线。
琼台文化与体育交流

文化交流

图为2016年12月,“两岸诗会”走进台湾,刘耿主任在“两岸诗会高端论坛”上致辞。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琼台文化交流以互派学者参加学术活动的方式开始。台湾歌星潘美辰、周华健、高胜美曾于1992年来琼举办演唱会。1994年10月20日, 应台北市海南同乡会邀请, 由国家一级演员陈育明任团长的海口琼剧团访台演出团一行39人赴台交流演出。该团在台停留7天,上演了《秦香莲后传》、《红丝错》和《喜团圆》等琼剧古装剧目, 受到台北海南乡亲的好评。这也是海南艺术团体首次赴台演出。近年来,随着琼台文化交流的深入,逐渐形成两岸诗会、两岸笔会、两岸媒体海南行等知名交流品牌。
琼台交流特色总结与主要交流品牌
体育交流
2015年12月5日,首届“宝岛杯”两岸高尔夫名人邀请赛在海口开杆,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率团参加比赛。海协会顾问陈云林为比赛开球,80余名两岸选手参加角逐。琼台两地签署协议,决定将此项比赛由两地高协轮流举办。 2017年4月6日,2017“宝岛杯”两岸高尔夫邀请赛在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拉开帷幕,来自台湾、海南两地的高尔夫球业界和企业界家精英球手及嘉宾共78人参加比赛。琼台少数民族与宗教交流 民间信仰和宗教交流
(一)妈祖信仰交流
2013年7 月30 日至8月 2 日,“两岸妈祖佑南疆祈福暨第四届琼海市南海传统文化节”在琼海市潭门镇举行,由海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与省海洋渔业厅、琼海市政府、省外促会联合主办。这是海南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琼台民众交流活动。
(二)道教交流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南宗实际创始人白玉蟾是海南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海南定安文笔峰玉蟾宫被道教界人士奉为南宗宗坛。琼台道教界自2005 年玉蟾宫举行奠基仪式时,就开始经常性交流。
(三)佛教交流
2004 年 8 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应邀前来海南探勘“世界佛教论坛”筹备情况,为建设文化园区出谋划策,并为三亚南山寺种下菩提树苗,题写“南山光辉”,为凤凰国际机场题写“福天海地”。
2005 年 4 月,星云法师与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中国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大师等108 位高僧,共同主持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开光大典。
2013年1月,星云法师来海南参加“一笔字书法 2013 中国大陆巡回展”首展,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等出席开幕式。大师还与著名作家韩少功举行电视对话、参加博鳌禅寺万佛塔玉佛开光及“两岸和平祈福法会”等活动。4 月,法师来琼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15年3月,星云法师赴海南参加 2015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这是法师的第五度海南之行。
琼台少数民族交流
1998年,国际著名群体遗传学家金力教授和中科院遗传所的杜若甫院士,分别赴台湾和海南采集了台湾阿美、泰雅、布农、排湾和海南黎族共五个少数民族的血样,经DNA 研究成果证实,五个少数民族的主要Y染色体类型完全一致,并且证实这种相对较纯的Y染色体类型与发源于浙江河姆渡的古百越人简单Y染色体类型相一致,证明五个少数民族拥有相同的古代百越人祖先。这项研究成果,已在《美国科学院学报》、《自然综述》、《科学》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 2000年,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出版了《台湾先住民史》一书。专家们经过研究论证,在书中指出,台湾与海南两岛的少数民族都源自于古代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的百越人,分别于距今三千年至四千年间迁入台湾与海南。
2001年10月,琼台两岛少数民族在海南共同举办了学术文化交流周活动。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和两岸部分史学、民族学专家一道,深入保亭、五指山、三亚等黎族同胞聚居地。他们发现,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在相貌、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等各方面确实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为保亭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之间搭建友谊桥梁的是嬉水节和“三月三”活动。从
2001年起,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每年都会派代表团参加嬉水节的各项活动,10多年来从未间断(2014年因超强台风“威马逊”影响,“嬉水节”停办一年,但年内仍然举办了琼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代表团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历来都是参加嬉水节的民间团体中规模最大的一支。
2007年,台湾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和少数民族参访团两个代表团共计300多人同时参加嬉水节的活动,场面蔚为壮观。
2007年和 2010年,保亭民族歌舞团曾两次到访台湾,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将七仙岭下的黎歌苗舞带到台湾的阿里山和日月潭。2010年七仙形象小姐选拔赛首次在台湾设置分赛区,将嬉水节的美丽赛事带入宝岛台湾。
2010年7月,应台湾少数民族团体的邀请,保亭 20 余人的参访团赴台交流,在数天的行程中,参访团一行深入台湾,走访阿美、排湾等多个少数民族,领略宝岛的秀美,感受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情谊。
2011年,保亭还与台湾东森电视台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嬉水节的重头戏——“寻找七仙女”活动,使之成为两岛文化交流的美丽桥梁。7月22 日还在台湾举办“寻找七仙女”总决赛和颁奖典礼,这在嬉水节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2011年8月16日,“琼台少数民族交流基地”在保亭举行揭牌仪式,在随后举行的琼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保城镇与台湾屏东县雾台乡乡公所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
2017年8月25日至30日,台湾屏东市民代表会和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分别组团,参加嬉水节。其中新世纪文化艺术团与保亭中学的师生联袂在27日的民族歌舞晚会、28日的嬉水节开幕式表演台湾少数民族风情舞蹈。琼台教育与科技交流
目前海南省多所高等院校与台湾院校签订了校际友好交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学生互换、学者交流、教研论坛和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联谊等活动。近几年来,海南省教育系统共组织11批121人次赴台交流访问,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累计选派603名师生赴台交流学习,邀请接待台湾高校师生650多人次来琼交流访问。琼台科技交流不断深人。由南海研究院和台湾“研究院”共同发起,已连续5年举办的两岸青年学子海洋主题夏令营活动,为未来两岸青年开展合作研究和海洋交流创造了平台,为维护中华民族海洋权益、维护南海和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自2011年至2015年底,在琼科研机构(单位)、大专院校、海口国家高新区等先后组织31批120人次赴台,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香蕉研究所、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台湾新工业园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创新育成中心等机构开展考察和交流,项目涉及科技及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培育及科技园区管理等。
琼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围绕从台湾引进的热带水果和水产品的种养殖业,如菠萝、莲雾、火龙果等水果的种植和对虾、石斑鱼等水产品的养殖开展种苗、技术与管理的交流研究与合作。
“十二五”期间,海南热科院通过承担农业部海峡两岸项目的渠道与台湾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农机及关键技术、瓜菜产销一体化生产技术与管理系统、优稀水果蜜蜂授粉技术、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等方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