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诗人已去,台湾的乡愁仍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时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去世。被称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因一首小诗《乡愁》在大陆家喻户晓。1972年他创作此诗时,两岸互不往来、台湾还处于誓言“反攻大陆”的时代。当“乡愁诗人”安静走完一生,人们再次吟唱起这首优美的小诗,不禁也在思考:今日的台湾还有乡愁吗?

  2017年恰好是两岸交流30年。30年前,压抑了近40年的乡愁,促使一群台湾老兵走上街头,用泣血的“想家想妈妈”撼动坚冰,迫使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余光中1992年重回大陆,此后往返大陆60多次。他曾表示,回过故乡,便再也写不出那样的《乡愁》。坦白说,不光“乡愁诗人”,两岸历经30年的交流交往,直航班机、微信等网络视讯,早将天涯变咫尺。常常回家的人,那样的乡愁已慢慢淡去。

  然而,台湾真的已不再乡愁吗?就在10月,民进党当局举办了开放探亲30年纪念活动,强调的是自己在推动过程中的角色和贡献。那段奔涌着乡愁的记忆,成了政治造势的配角。想想也不奇怪,民进党自2016年执政以来,“行政院长”公开表白自己是“主张‘台独’的政治工作者”,多位党籍民意代表鼓噪“台独修宪”,另外当局还在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推行“去中国化”,动作频频、花样百出。与《乡愁》同一年代,归侨李双泽曾创作一首歌《少年中国》,歌中唱道:“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国也不要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当今的台湾,怎么可能没有乡愁?

  台湾今日的乡愁不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而是“去中国化”。因为割裂和否定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渊源,正制造着另一种乡愁——文化的乡愁。“乡愁诗人”余光中生前也意识到了吧。从10余年前开始,为了成语会不会让人思想懒惰的问题,他公开批评当时的“教育部长”杜正胜;为了阻止台湾当局调降中学课本中文言文比例,他与一群文化、教育界人士签名联署;他也多次投书报章、发表演讲,表达古典教育不能缺席,中华民族的学生有权继承这么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化……虽然现在诗人已去,但乡愁还在,台湾学子在这头,中华文化与历史联结在那头。

  台湾曾被一些大陆民众视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承者,本来不需体会这种飘落在外的文化乡愁。遗憾的是,看起来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动作完全没有止步的意思,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一代,现在可能懵懂不知,但将来终有面对真相的一天。已故台湾“中央研究院”前院长吴大猷曾言,“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生活风俗,连妈祖都来自大陆,但因政治而坚持否定其本身的文化渊源,是可悲的事”,可以预言,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化乡愁同样悲情。(作者孙立极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相关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师生追忆余光中:诗人若近,人间似远

资料图:2015年11月8日,余光中在开馆仪式上致辞,当日,余光中文学馆在福建永春举行开馆仪式。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作者 殷田静子 洪蔚琳 何香奕   一代文学大师、著名诗人余光中14日在台湾高雄病逝。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任教过11年的他,为中大作出不少贡献,也留下了抹...

余光中住过的厦门街曾是“台北文学故乡”

▲厦门街现状   台海网12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文/图)在台北市城南,有两条与厦门有渊源的街道,一条是厦门街,一条是同安街,它们相距不远,一度被称为“台北文学故乡”。余光中就曾在厦门街113巷8号住了20多年,包括《乡愁》在内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曾自嘲...

余光中生前最爱《琅琊榜》 陪妻追剧看了三四遍

台海网12月16日讯 据东森新闻云12月15日报道,诗人余光中生前的诗文创作在两岸十分有名,他执笔数十年,从写诗集到手机简讯文学,一直都没和时代潮流脱节。他生前最后一年还追剧《琅琊榜》,曾说过“已经看了三四遍”。   余光中2月出席书展时,曾接受媒体专访,谈起近况表示写了不少诗,还透露最近喜欢看电视剧《琅琊榜》,还称赞戏里没有一个演员不好,“他们的对...

“太阳花”人士惹众怒 竟称余光中“死好”

台海网12月16日讯 据海外网12月15日报道,享誉两岸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病逝于高雄医院,网上众人哀悼。台湾“太阳花学运”人士王奕凯竟然在脸书公开发文称其“死好”,引来岛内各界以及网友的一片骂声。   据报道,王奕凯先在脸书上发文称“死好”,接着又改口声称余光中是“白色恐怖帮凶,对他一点敬意也没有”。   对此,台湾淡江大学全球政经学系主任包正豪愤怒批...

余光中重视中文教育 选婿有条件:中文须精通

▲余光中与夫人范我存女士(资料图)   台海网12月16日讯 据中新网12月15日报道,著名诗人余光中14日在台病逝,其生前对中文教育极为重视。他育有4个女儿,有一条严格的选婿标准:中文必须精通,因为“中文不通,将祸吾孙!”余光中曾批评台当局教育部门删减教科书文言文比例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