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中华文化的“根”
余光中自称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毕生悠游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四度空间”中,笔耕不辍。他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好处是,不想写诗的时候就可以写散文;从事翻译的好处是,不想创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提笔翻译。谈起毕生悠游“四度空间”的感受,余光中曾表示,不论是写诗、散文、评论或是翻译都是由华文这条线穿起。他以华文写诗、散文和评论,将英文翻译成华文,这些全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最近这10年,围绕台湾高中语文课纲中的白话文与文言文比率的争论始终不断。余光中无法坐视他珍爱的中华文化遭到轻视,12年前就曾发起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呼吁当时的民进党当局勿删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比例。2006年,余光中公开批评当时的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杜正胜“删减文言文”政策,指出杜正胜如果读好文言文,就不会把挽联“音容宛在”写成“音容苑在”。
面对当局在文言文政策上的一意孤行,余光中不顾年迈,多次投书媒体炮轰。“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如果把它抛掉不用,我们就会变成失去记忆的社会。” 写一手好白话文、精通外文的余光中,始终坚持文言文重要性。然而事情却并不如意,文言文比例不但被削减,当局甚至要以日本人写的文言文取代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台当局恐难逃历史公断,说重一点,就是与汉奸无异。”今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余光中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