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余光中”逝世后,台湾还有“乡愁”吗?(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外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拒绝“失根的兰花”

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来回应余光中的文化乡愁。诗尾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嘴耳心相通,源于共有的文脉语言。文化连结才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的那一部分,也往往是最长久的那一部分。它远胜过政坛的三十六计,也远胜过借助“法理”的虎皮大旗。

而在民进党政治文化中,“公民投票法”也牵连自己的所谓“初心”。“公投”本就是“台独”“建国”的工具和“神主牌”之一。“台独联盟”主席蔡同荣,就多次提出法案,外号“蔡公投”。而“台独”的“理论大师”林浊水,也草拟过“公民投票法”草案。

参照这次“修法”后的标准,过去6项“公投”,竟有4项达到通过门槛。万一以后有涉及“国家认同”议题“照猫画虎”打擦边球,必将恶化两岸关系,对蔡英文“维持现状”之说予以“打脸”。

南宋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和文化维系。日暮家国何在?这才是永远的乡愁。

所谓“法理台独”,“文化台独”,如砍斫之斧,正有让台湾成为失根的兰花之虞。我们决不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

时光回流到1977年,岛内的李双泽创作了一首经典民谣歌曲,叫《少年中国》,歌词改编自著名诗人蒋勋的诗作。

歌曰: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 去看望祖国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迹 我用我游子的乡愁 你对我说/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 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国也不要乡愁 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

40年过去了,有些东西不能变。这才是对待乡愁的态度,这才是应有的初心。

(文/临阵岛哥)

来源:侠客岛

原题:台湾还有“乡愁”吗?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写过一千首诗”的余光中,乡愁之外还有这些名作

据台湾中山大学证实,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于14日上午10时多病逝,享年九十岁。作为一首“写过一千首诗,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的文学家,余光中最为人熟知的还是那首《乡愁》。 资料图:余光中。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余光中这首诗 陈水扁、谢长廷、陈菊都引用过

余光中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14日辞世的诗人余光中,长期居住高雄市,为高雄所写的诗作《让春天从高雄出发》琅琅上口,更常被政治人物引用,包括前高雄市长谢长廷、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均曾引用这首诗,高雄市长陈菊竞选时,也曾发表“教育的春天从高雄出发”教育政策白皮...

余光中:一生坚持纸笔写作 与互联网“绝缘”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70年代创作的一首《乡愁》,至今仍脍炙人口。余光中一生坚持用纸笔写作,一直保持对互联网的“绝缘”。   余光中一辈子没用过手机,也不上网。但凭借深厚的语言造诣,他还经常为网络文学和简讯的评比担任评审。他笑言,自己还能掌控的现代机器,只有汽车和电动剃须刀。他表示,并不是故意与网络隔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