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80周年 两岸青年征文比赛得奖名单揭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惟有谨记历史教训,才能避免过去悲剧再度重演。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旺报》和中华妇女党共同举办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80周年——对年轻世代的启发与影响”两岸青年征文比赛,于日前展开结束评审。一等奖《“最后的证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活动感想》由南京口述历史协会(集体)获得,奖金一万元元人民币,其他奖项分由两岸投稿者获得。

  本次征文总共收件数达148篇,经过两轮的票选,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佳作奖3名及入围奖19名等五个奖项,共25名得奖者,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及佳作奖的得奖者,可受邀于12月12日前往南京参加13日举行的颁奖典礼。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旺报》和中华妇女党,两岸携手于5月24日在南京共同发起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之后的6个多月的上件里,推出了包括:全球华人虚拟城墙捐砖、电视纪录片《南京!1937!》、图书《幸存者说》、两岸大学生诗歌朗诵和烛光祭、“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80周年—对年轻世代的启发与影响”专题论坛及两岸青年征文比赛等。系列的活动将在12月13日于南京进行最后的收官,同时也在活动上进行本次两岸青年征文比赛颁奖,将颁发:一等奖(1名):人民币一万元及获奖证书、二等奖(1名):人民币五千元及获奖证书、三等奖(1名):人民币三千元及获奖证书、佳作奖(3名):人民币一千元及获奖证书。有关获奖征稿作品,将在两岸媒体刊登,而入围奖(19名)的获奖证书,则在活动后以邮寄的方式寄给得奖者。

  邀请到两岸共8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包括:中国时报社长王丰、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国军、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林劲、两岸互联网发展协会秘书长黄和良及《两岸视点》杂志副总编辑邓允光。

  “历史可以原谅,但记忆不能遗忘”,希望可以透过今年两岸携手举办的活动,让两岸的民众一同正视历史,打通跨域海峡的记忆之路。

  附获奖题目和作者: 

  一等奖 

  题目:“最后的证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活动感想

  作者: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集体),分别是:邓雅欣、高旭东、胡雨玭、汪沛、郭玉荣、张欣然、王伊麟、唐文玲、秋香、李丽晴、李文睿、王婧赟、郝怿、齐婉音

  二等奖 

  题目:血淋淋的历史伤痕,或可原谅但不能遗忘

  作者:何溢诚(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台湾)

  三等奖 

  题目:以史为鉴、勒铭于心

  作者:胡文嵚(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7新闻学班)

  佳作奖 

  1.题目: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八十周年赋

  作者:黄涛(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2. 题目:人性本善,勿忘心安

  作者:席云丽(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3. 题目:南京大屠杀——沉默的你我他

  作者:赵祥亨(36氪咨询顾问,台湾)

  入围奖 

  陈晓晓、孙旭东、敬瑞雨、孙萌、刘紫艺、庄楚君、满泽阳、陈晓光、徐景春、王子俊、甘洁如、孙荣富、张博勋、萧惠敏、王云烟、张芸瑜、张博勋、陈昭欣、刘彦良

相关新闻
两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同日离逝 幸存者仅剩98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足百人   新华社南京11月17日电(记者 蒋芳 蔡玉高)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再也等不到他在第4个国家公祭日的讲解了。   17日晨,将雨未雨,佘子清老人安静地躺在南京西天寺殡仪馆。两天前,他与86岁的杨明贞老人同日离逝,使得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人数定格在了“98”。   今年重阳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宣布:...

大陆“双创”潮引两岸青年“飙创意”共创业

大陆“双创”潮引两岸青年“飙创意”共创业   新华社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潘清)作为一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篮球运动员,台湾人罗庆安3年前来到上海,进入一家体育资讯公司工作。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他所在的团队凭借“Overtime”APP(手机软件)的创意,在全球版“创业周末”上海站比赛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针对各种职业及业余球队的Overtime,可以利用视频筛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14年义务讲解不停歇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   14年,义务讲解不停歇(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时)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佘子清(见上图,资料照片),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十几年来,佘子清一直担任馆内的志愿讲解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有时讲到义愤之处,他还会展示头上被日军用枪托砸出的伤疤。   80年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