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行脚两岸 记录历史——两岸记者回首交流三十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派出两位记者冲破台当局禁令,绕道第三地来到祖国大陆采访。此后30年间,两岸新闻交流逐步扩大,两岸记者你来我往,见证了两岸社会发展变迁,记录下两岸交流波澜壮阔的历程,在传播两岸资讯、增进同胞理解、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往事,参与这项工作的两岸记者感慨万千。

  踏上彼岸开启同胞相互了解的窗口

 

  “看到了满街都是和我们长着一样脸孔的人,一切都仿佛那么的熟悉却又那么的陌生和遥远。”30年前冒险“登陆”的《自立晚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

  这次“破冰之旅”轰动一时,一个月后台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同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发表谈话,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两岸新闻交流大门自此开启。

  台湾媒体人王铭义1987年就在《自立晚报》工作。1990年,他踏上大陆土地,来到北京采访两会。

  王铭义回忆说,当时在北京街头看到很多学雷锋的标语,他还好奇地问司机雷锋是谁。之后,他南下上海,市面上处处可见“羊毛衫打折”的广告,让他感受到浓浓的发展经济的社会氛围。

  20多年来,王铭义的足迹遍布大陆30多个省份。“漫长的采访旅程像是走读大陆的一段学习旅程。”他说。

  1991年8月,时任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处理情况,成为40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

  “到台湾就像回家一样。”现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回忆往事感慨地说,12天赴台采访改变了他的人生,台湾民众的热情和善良,当地保持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港澳台部主任吴亚明首次赴台驻点采访是2001年。“到台湾后,我就是多走多看多听,上山下海,走访乡村,跟基层民众深聊,真实的台湾给我一种亲切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赵晓培是年轻一代的大陆赴台驻点记者。“2011年第一次来就喜欢上这里。”他说,台湾既有不一样的风情,又与大陆有同样的语言和文化,台湾民众对大陆同胞的热情从未变过。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商务部:30多年来大陆实际使用台资超660亿美元

商务部台港澳司日前披露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9月,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来大陆投资项目10.1万个,实际使用台资660.65亿美元,粗估创造大陆11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台湾是大陆第二大投资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台资作为大陆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陆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积极贡献,也带动了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孙彤...

30年,两岸民间往来那些事

从探亲“三大件” 到“常要给我钱” 【乡心重于物质】1988年1月,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团到大陆。临行前,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写了一篇《历史性的还乡》送给团长何文德和探亲团:“故园之令人心系,不在繁荣萧条,而在于风土乡井之依旧,在于族人亲友深切温暖的亲情。游子归来的喜悦,也不在他的落魄富裕、成功失败,而在于他之终于落叶归根,倦鸟知返……” 30年前...

两岸关系拨云见日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

11月26日,第四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资料图)   民进党上台以来,因其主张“台独”,背离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发生新情况、新变化,并朝进一步严峻恶化的趋势发展。针对这一形势,祖国大陆保持定力、信心、耐心,毫不动摇地...

福建将成为两岸居民同等待遇的试点? 国台办回应

海外网11月29日电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1月29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热点进行回应。 有记者提问,前不久福建省委书记、省长于伟国表示,将率先推动台企与大陆企业、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实现基本相同待遇,请问发言人福建未来是否会成为两岸居民同等待遇的先行试点?谢谢。 马晓光表示,目前,各地方、各部门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对台工作精神...

海峡夫妻演唱组合熊天平、杨洋推新作 寄托对“家”的思念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歌手熊天平与大陆创作女歌手杨洋夫妻29日再次以“海峡演唱组合”的形式,在北京推出新作《我很想家》等歌曲,寄托对“家”的思念。   当天,熊天平、杨洋新歌媒体见面会在台湾会馆举行,两人推出合唱作品《我很想家》和《幸福像阳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