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8日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949年13岁的高秉涵随逃难人潮去到台湾,不料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直至42年后,1991年55岁的他才得以回到山东故乡探亲,但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孤坟。高秉涵还是“幸运”的。许许多多的老兵在台湾孤寂一生,到死也没能再看到故乡一眼。为了达成老兵们的遗愿,这30年来,高秉涵一共抱了近200坛台湾老兵的骨灰回大陆,最远的送到新疆。一开始有人揶揄他从律师变成“法师”,后来却深深地被他感动。
“死了也要回家”
高秉涵知道,那些孤苦无依、思念故土的台湾老兵,毕生的心愿就是回到大陆家乡。但很多思乡情切的老兵,一辈子都没盼到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的那一天。高秉涵说,“老兵们有句口头禅:活着做了游子,死了不能做游魂,活着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
1992年,高秉涵抱着第一位老兵王士祥的骨灰“回家”。1995年,200多名当年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而来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赴台时年龄最小,在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老兵们对高秉涵的嘱托就是:“你现在不能死,一定要等我们死了,把我们‘送回家’后才能死。”从那一回开始,抱老兵骨灰“回家”就成了高秉涵的使命。
义举被误当贩毒
30年来,高秉涵抱了近200坛台湾老兵的骨灰。然而,高秉涵的义举却频频遭到误解。他捧着骨灰坛回大陆时,常常被海关人员怀疑骨灰坛里装着的是毒品,后来经过检查才澄清了误会。每次领取老兵骨灰后,他都会把骨灰坛暂放在家里的地下室,以致周围邻居还以为他不做律师,改行做法师了。
大多数拜托高秉涵的老兵都是孤老,和大陆的家人无从联系,在台湾也是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家”,“家”却常常没有方向。高秉涵说,“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去世老兵都没办法找到家人,我只能按照他们的交代,将骨灰撒在他们所要求的村口、土地或已经无法辨明的老屋方向。”
高秉涵不仅送老兵骨灰回家,每年清明或中秋还陪在世的同乡一道返回大陆故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去”,高秉涵说,“我抱着那一坛又一坛的,不是老兵的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