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两岸交流30年·人物 高秉涵:我抱着的不是遗骨,是乡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18日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949年13岁的高秉涵随逃难人潮去到台湾,不料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直至42年后,1991年55岁的他才得以回到山东故乡探亲,但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孤坟。高秉涵还是“幸运”的。许许多多的老兵在台湾孤寂一生,到死也没能再看到故乡一眼。为了达成老兵们的遗愿,这30年来,高秉涵一共抱了近200坛台湾老兵的骨灰回大陆,最远的送到新疆。一开始有人揶揄他从律师变成“法师”,后来却深深地被他感动。

“死了也要回家”

  高秉涵知道,那些孤苦无依、思念故土的台湾老兵,毕生的心愿就是回到大陆家乡。但很多思乡情切的老兵,一辈子都没盼到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的那一天。高秉涵说,“老兵们有句口头禅:活着做了游子,死了不能做游魂,活着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

  1992年,高秉涵抱着第一位老兵王士祥的骨灰“回家”。1995年,200多名当年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而来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赴台时年龄最小,在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老兵们对高秉涵的嘱托就是:“你现在不能死,一定要等我们死了,把我们‘送回家’后才能死。”从那一回开始,抱老兵骨灰“回家”就成了高秉涵的使命。

义举被误当贩毒

  30年来,高秉涵抱了近200坛台湾老兵的骨灰。然而,高秉涵的义举却频频遭到误解。他捧着骨灰坛回大陆时,常常被海关人员怀疑骨灰坛里装着的是毒品,后来经过检查才澄清了误会。每次领取老兵骨灰后,他都会把骨灰坛暂放在家里的地下室,以致周围邻居还以为他不做律师,改行做法师了。

  大多数拜托高秉涵的老兵都是孤老,和大陆的家人无从联系,在台湾也是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家”,“家”却常常没有方向。高秉涵说,“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去世老兵都没办法找到家人,我只能按照他们的交代,将骨灰撒在他们所要求的村口、土地或已经无法辨明的老屋方向。”

  高秉涵不仅送老兵骨灰回家,每年清明或中秋还陪在世的同乡一道返回大陆故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去”,高秉涵说,“我抱着那一坛又一坛的,不是老兵的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遥远。”

相关新闻
《两岸秘密档案》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佳栏目”

台海网11月17日讯 据厦门广电报道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2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颁奖仪式日前在深圳举行,厦门广电集团厦门卫视制播的《两岸秘密档案》,从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各省市报送的550部(集)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栏目。  此次评选活动是国内纪录片参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

两岸广电影视文化展在台北举行

台海网11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5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九州文化传播中心、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广电影视文化展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举行。   该活动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此次除了传统的影视、广播行业外,新媒体、游戏、出版等行业参加比例明显提高。两岸共55个参展商汇聚现场,几百部优秀的电视剧、电影、...

两岸特色小镇论坛昨在大嶝举行 传承希元精神 美化田墘家园

台海网1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承烺 通讯员 余庆东/文 许竞雄/图)昨日下午,一场以“传承希元精神 美化田墘家园”为主题的两岸特色小镇论坛在翔安区大嶝举行。此外,第三届纪念林希元文化节也将在今明两天持续开展相关活动。   大嶝乡贤、本土著名画家郑瑞勇是本次论坛的发...

台商二代的“中国梦”彰化男生侯伯融携手两岸创客掘金大陆大健康产业

▲侯伯融(右一)与两岸创业团队借保健品撬动大健康市场   台海网1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 文/图)“我来自台湾,在美国读书7年,我有一个‘中国梦’,希望来神州大地实现它。请多多关照。”与初次见面者,活泼的侯伯融常这样介绍自己,短短一句话就概括了他目前的人生经...

对接大陆,“两岸族”爱用微信

◆大陆的创新应用,如无人超市等新闻在台湾转阅率很高   台海网1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我常建议的是要两岸同用一个社交媒体,以促进彼此间了解。”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台籍教授施沛琳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台湾用脸书、大陆用微博外,两岸即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