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台湾举行“双十”纪念活动,蔡英文发表主旨为“更好的台湾”的演说。在演说中,蔡英文关于两岸关系重申其“四不”主张,并说应该珍惜三十年来得来不易的成果及累积的善意,在既有基础上,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她说,两岸应共同寻求互动新模式,为可长可久的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奠定基础。
但评论认为,蔡英文对“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内容避而不谈,依然企图在“维持现状”的挡箭牌下,推行其“渐进式台独”的政策。
蔡英文演说中关于两岸部分做如下阐述:
“两岸关系发展攸关台湾前途及两千三百万人民的长远福祉。从去年520到现在,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我们尽了最大的善意,虽然因为双方政治立场差距造成两岸的波折,但也努力维持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
我也多次重申,‘我们的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但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这就是我们处理两岸关系的一贯原则。
今年是两岸交流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两岸从敌对走向和平发展,为两岸关系写下了历史新页,关键就在双方可以搁置政治争议,实事求是,在交流互动中,不断累积善意,创新思维及模式。
我们应该珍惜三十年来得来不易的成果及累积的善意,在既有基础上,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
今年也是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三十周年。那些亲人见面的画面,即使到了今天,一起回想起来,依然深受感动。
从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以来,我们看到两岸年轻人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对彼此成长背景的差异有所理解,也对一起打造更美好的和平世界,培养一些默契。
面对两岸及区域发展的新情势,两岸领导人应该共同努力,展现长年累积而来的圆融政治智慧,以坚定意志和最大耐心,共同寻求两岸互动新模式,为可长可久的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奠定基础。”
离开“一中” 失却本源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0日当天回应说,大陆方面已多次表明对台立场及态度,但台湾当局仍重复过去说法,不论是什么模式、主张,最关键的还是两岸关系的性质根本性问题,确认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认知。
马晓光说明,两岸交流30年最重要的启示,即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才能持续和平稳定的发展,如此才能顺利推进合作关系,并增加同胞福祉。
分析指出,蔡英文自从2016年520上台以来就一再强调两岸要“维持现状”,曾说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关系;今年2月初,蔡英文出席大陆台商春节联谊活动与台商交换意见时表示,希望以新的思维及作法,共同擘画两岸互动新模式,并且预示下半年会有新的两岸政策宣示;9月24日在民进党“全代会”上,蔡英文要求民进党人“改变对大陆情绪性的态度,认真思考提出两岸政策新论述”。
然而,也是在民进党“全代会”上,蔡英文又抛出“宪改”议题,几天后,民进党籍“立委”苏巧慧、张宏陆等41人提出“中华民国宪法”修正草案,毫不避讳地呈现“两国论”;新上台的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也在立法机构毫不讳言地说自己是“主张台独的政治工作者”,言论虽然引发两岸舆论挞伐,但蔡英文发言人却说赖清德的言论与“政府”基本一致。
从一年多来蔡英文的所作所为来看,蔡当局的两岸论述只是单方面强调所谓“善意”,强调“不屈服压力”,强调“创新思维与模式”,对于“两岸同属一中”、“两岸非国与国关系”、“两岸一家”等“一中原则”仍避而不答,其实质就是“隐性台独”。而不承认“九二共识”宣称“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就指出,“民进党只是想躲在‘中华民国'的保护伞下,以时间换取空间,掩护‘台独'理念的实现”,社论说,民进党当局,一方面主张“台独”,另一方面又说不必、也不会推动“台独”,这是言行不一,也不能取信于两岸人民。社论呼吁民进党当局,不要再宣扬“台独”,不要以言行反中,不要柔性推动暗独,不要扩大台湾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要反反复覆,说了又缩回去,造成社会的错乱与大陆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