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对于大陆,台湾人不能光以想象和推理去认识;如果去实地走走,眼见为凭,大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会给大家很大的震撼。”
“大陆的发展与进步,不只是经济成就和城乡建设亮眼,而且文化发展也很到位,尤其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他们并不是一切都向钱看。”“1990年代初的厦门,还不如当时台湾中南部的某个小镇,但现在的规划建设,不亚于台湾任何一座城市,它的快速发展令人目眩神迷。”
苏进强,台湾岛内曾经的“独派”人士,一度担任过鼓吹“激进台独”的“台联党”主席。离开台湾政治圈后,他经常往来两岸,亲眼所见让他对大陆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立场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伴随着台湾持续“闷经济”所带来的焦虑,在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当下,岛内民间有关“西进”到大陆就业、创业的讨论越来越多,而有些绿营人士却故意对大陆进行诋毁与抹黑。
对于相关话题,苏进强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分享了他对大陆的亲身感受。
“对大陆,台湾别光凭想象和推理去认识”
在电话中,苏进强首先谈及自己的经历。他曾经是学者,从事有关“台海安全战略”的研究。“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对于自己2000年以后涉入台湾政治,相继担任过“台联党”首任秘书长和党主席的经历,他也不避讳。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辞去“台联党”主席的苏进强开始淡出政治圈,逐渐远离“台联党”,并经常往来两岸;2014年更因跟随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而被“台联党”开除党籍。
谈起大陆,苏进强说,自己最早“登陆”是在1992年。“那时,我还在张荣发基金会做研究,此后多次以学者身份受邀到大陆的厦门、北京与上海。”
“1992年的大陆,不管是沿海还是内地城市,都还比较落后,到处给人脏乱差的感觉,看不出有很大变化,包括台湾很多人在内,甚至对大陆改革开放并不看好。”不过,苏进强说,自己2007年离开台湾政治圈后再去大陆走走看看,整个大陆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乡村景观规划,都非常亮眼。”
“台湾人对于大陆的认识,不能光凭想象和推理;如果去实地走走,眼见为凭,大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会给大家很大的震撼。”他表示,近日台北市长柯文哲频频说“台北比不上上海”,也是因为多次“登陆”参访,见证了大陆十几年来快速进步所发出的感慨。“从这个角度来说,柯文哲当上台北市长后积极推动双城论坛,加快台北与上海合作的做法并不让人奇怪。”
“大陆发展,并不是一切向‘钱’看”
苏进强说,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现在已经上升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但我要强调的是,大陆的发展并不是一切向‘钱’看,其对文化的发展、人文底蕴的累积也非常重视。”
他举例说,大陆的中小学教育,《三字经》、唐诗宋词、古文经典的比重都在增加;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老百姓的热捧。“相较于台湾时下搞‘去中国化’,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大陆则从上到下都在重视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做得相当到位。”
苏进强介绍,他在参与政治之前,曾做过岛内平面媒体的总主笔、总编辑、社长,以及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副秘书长,因此,他在两岸交流中特别重视文化的发展。
他主动提及,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台湾老百姓的生活点滴中,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在文化领域的“去中国化”根本成不了气候。“我对他们的作为不以为然,也不认为‘文化台独’会成功。”
“厦门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会越来越凸显”
“两岸交流不能只有高层的交流,还要有基层的交流,两者要相辅相成。”苏进强谈起自己这些年推动两岸交流的经验时说,他个人最重视的是社区治理的交流。“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我基本上都会去参加。我也知道,厦门海沧区和思明区的社区营造做得很不错,能以民为主,因地制宜,人、文、地、景、产相结合。”
对于厦门的印象,苏进强说,他来往厦门的次数比较多,也偶尔会去厦门大学交流,因此相对比较了解。“1990年代初的厦门,还不如当时台湾中南部的某个小镇,但现在的规划建设,不亚于台湾任何一座城市。无论是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还是海沧大桥等桥梁建设,厦门的快速发展真的是令人目眩神迷。”
他认为,厦门是闽南地区甚至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很重要。“我在金门有很多朋友,听说金门有很多人在厦门买了房子,一到周末就可以去厦门住和玩了。”他说,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角色,今后只会越来越加重和凸显,而不会有任何减弱,因此,厦门未来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