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在哪里,有多重要?”这是微信上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文章题目。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博士的许晋铭已经作出了选择,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在大陆找一份教职。
“五四”青年节前夕,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北京就学、工作、创业的台湾青年。在他们的眼中,大陆广袤的土地上机遇和挑战并存、变革与创新激荡,“台青”们在这里打拼,实现着人生价值,回馈着两岸社会。
“陆企是就业首选”
“大陆仍在快速发展中。以我个人的判断来看,大陆对外推行‘一带一路’,对内实行‘供给侧改革’,这代表未来至少还有30年的改革红利可享,我个人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遇,希望个人的进步和大陆的发展连接在一起。”许晋铭说。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台湾研究院就读博士研究生的罗鼎钧研究发现,在大陆就读的台生,有超过7成都选择在大陆谋职。其中,有台生利用自己的法律、财会等专业知识和两岸背景为在大陆的台企和从事两岸经贸的大陆企业进行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和”优势。
“普遍而言,想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就业考虑顺序是陆企和事业单位、外企、最后才是台企,”自称“台湾北漂客”的创业者郑博宇说,如果想去台企或者外企,那留在台湾就可以达到目标。既然决定扎根大陆,那台生自然想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社会、商业环境,了解陆企的运作和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