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儿!”站在南柳巷里,刘女士对放学回家的女儿一声呼唤,让人恍然间像是回到了小说《城南旧事》的场景里——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南柳巷40号、42号院,是建于清代的福建晋江会馆旧址,也是已故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故居。
1923年,林海音只有5岁,随父母离开台湾来到北京,在城南定居下来。直到1948年底,她才和家人告别北京,回返宝岛。“台湾是我的故乡,北平是我长大的地方。我这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林海音在1966年出版的《两地》一书序言中这样写道。
海音先生半世纪前就有一个心愿:“总希望有一天喷气机把两个地方连接起来,像台北到台中那样,朝发而午至,可以常来常往,那时就不会有心悬两地的苦恼。人生应当如此,我相信早晚会做到的。”2008年两岸直航终于实现,遗憾的是先生已驾鹤西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往来京台两地,人们可以在台湾找到大陆的印迹,也可以走进北京的老胡同,去寻访少为人知的“台湾记忆”。海音先生的创作中有许多内容是关于北京的,可以成为台湾同胞游历“老北京”的一本绝佳“指南”,《城南旧事》更可谓是联结两岸记忆的经典作品。
如今的晋江会馆,依旧“隐居”在胡同深处。若在东边琉璃厂西街逛完古玩字画店,向南一转便进了南柳巷,这时需放慢脚步,否则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了海音先生的故居。
时光荏苒,老院已不再是旧时模样,却仍充满市井生活的鲜活气息,比邻而居的街坊们亲近地打着招呼,孩子们不怕冷地蹲在地上玩着游戏,傍晚时分各家烹煮的美味还未上桌香气就已弥散开来……虽然当下人们的日子过得早已不同往昔,但海音先生说过:“原来我所写的,数来数去,全是陈谷子、烂芝麻呀!但是我是多么喜欢这些呢!”或许,她就是喜欢那满满人情味的生活吧。
“42号院原来是马厩,40号院是民居。”住在南柳巷20多年的刘女士对记者说,“现在这里都已改为民宅,早就看不出过去的样子了。两个小院住了有十几户人家。如果恢复文物原貌,需要居民搬迁、环境整治、修缮翻新,都不是容易的事。”
今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西城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北京将以会馆建筑的保护利用作为突破口,尝试与会馆原籍政府进行合作,由多方投资进行腾退、整治以及管理使用。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民间史迹“活化”工作将使包括晋江会馆在内的诸多北京“台湾记忆”重获光彩。京台两地乃至两岸的深刻历史文化联结,将随着古建筑的不断修缮、复原而“苏醒”过来。
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了解到,此次文物保护行动共涉及包括杨椒山祠、晋江会馆在内的46项文物。今年已启动15项,明年将启动16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