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新闻

北京清华大学台籍博士生罗鼎钧:“九二共识”是善意 在台却遭“污名化”

www.taihainet.com 2016-05-15 07:38 来源: 台海网 薛洋


◆罗鼎钧(资料图)

  台海网5月15日讯 “九二共识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应该共同呵护好。”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台籍博士生罗鼎钧在接受导报记者专访时强调,有了“九二共识”,两岸两会才能进行制度化协商,并签署23项协议;才能有两岸事务首长的会面;“习马会”也才能顺利在新加坡登场。罗鼎钧担忧,若无“九二共识”,或将重演1999年—2008年两岸关系停摆的状态。

  罗鼎钧是台北人,早在1998年,年幼的他就曾跟着父母来到大陆旅游;2008年,他报名参加了厦大举办的“闽南文化研习营”,对大陆多了几分了解;如今,他则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这两年针对两岸关系以及岛内时政激扬文字,引发广泛关注。近20年来,罗鼎钧见证了两岸关系的变迁以及大陆的巨变,对“九二共识”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罗鼎钧表示,“九二共识”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一种有创意的模糊,大陆方面认为是“一个中国”,台湾方面则强调“一中各表”,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一个交集就是“大家都是中国人”,这也成为两岸进行谈判、协商的共同基础。蔡英文日前曾声称“让对岸释出善意”,罗鼎钧认为,“九二共识”让两岸有各自表述的空间,其实就是一种善意。

  虽然“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意义重大,但在岛内却遭到“污名化”。之所以会这样,罗鼎钧认为,国民党当局在这方面宣传不够,对于在野党的造谣、污蔑,只会被动地回击;对于“九二共识”带来的好处,官员们只会用数据、图表来展示,“中南部的农渔民哪里懂这些,他们怎会‘有感’?”罗鼎钧说,反观草根出身的民进党,他们对“九二共识”的“反宣传”却是特别“接地气”,民众很容易受影响。

  民进党通过媒体“放话”,称蔡英文5·20讲话不打算提“九二共识”。“若没有‘九二共识’,台湾在国际上的处境势必将更加艰难。”罗鼎钧坦言,过去因为有“九二共识”这个基础,两岸在国际活动中有默契;然而,将来一旦少了共同基础,以前两岸之间争得你死我活的场面或将重演。况且以大陆目前的综合实力,台湾将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雪崩式”的“断交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前不久发生的“冈比亚事件”,已透露出一些信号。

  罗鼎钧进一步指出,少了“九二共识”,两岸交流也将由“官热民热”转变成“官冷民热”,两岸之间事务协商也将停顿。他建议,大陆应持续对岛内民间释出善意,相信这些善意会转变成基层对蔡当局的压力,“在台湾,自下而上的压力往往是最有效的!”

导报记者 薛洋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台湾媒体:蔡英文演说不提“九二共识”
  • ▲蔡英文(资料图)   台海网5月15日讯 综合台媒报道 台湾新“政府”5·20上台进入倒计时,蔡英文就职演说架构大致底定,在两岸论述上,她将重申维持现状、承认“九二会谈”,但不会提及“九二共识”,蔡将大篇幅着墨“内政”议题,包括产业转型、振兴经济、长照政策等议题,并将...
  • 蔡英文敲定5·20演说框架 如何看待"九二共识"成焦点
  • 资料图:蔡英文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台湾当局领导人当选人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说备受关注,有报道称其演说架构已大致完成,在两岸关系方面,蔡英文将延续去年访美时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演说基调,不会提“九二共识”,而是以“九二会谈”的...
  • 经济不振台海不稳 台湾将遇双重危机
  • 作者 党朝胜   当前,台湾地区已然深陷经济危机,台海危机也正悄然走来。更严重的是,两大危机极可能交互激荡,让台湾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而避免这种险境的根本路径,只能是认同“九二共识”核心内涵。   一、台湾正面临双重危机的夹击   其一,经济危机。台湾的经...
  • 舆论质疑蔡英文“太极能打多久?”
  • 近一段时间,民进党方面反复声称其两岸政策是“维持现状”,至于如何维持却始终含糊其辞。而怎样才能“维持现状”?大陆方面的表态一直非常明确:要维持现状,必须接受“九二共识”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就可以交往、就可以...
  • 李登辉翻脸否认“九二共识” 马办斥其不敢面对过去
  • 台海网5月14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针对李登辉12日公开发言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当日晚间通过新闻稿进行驳斥。   陈以信强调,“九二共识”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台湾陆委会也曾多次提出当年会议记录并公开展览,社会上对此已...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