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你是否有接受多元价值观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价值观。由于两岸的政治环境和教育制度都不太一样。陆生到台湾受到的教育,接收的理念,有很多可能是在大陆闻所未闻的,甚至和自己原有的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笔者个人有一些朋友只是来台湾交换,就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突,一度很不适应。当然,也有陆生非常融入台湾社会,也能够在两岸之间自如行走,与台生谈恋爱、结婚的也越来越多。
大学是一个各种思想、价值观相互交流、冲突或融合的场域。在台湾高校会有更多,也可能更激烈的文化体验。适应环境的程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你是否是一个思维开放,心里承受能力强的人?或者你比较排斥这些问题,不太想面对?台湾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多元、更包容、更张弛有度,也可能让你变得更封闭,更保守,更谨小慎微。
无论如何,至少选择来台湾之前,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会好一些。
四、你是否有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打算?
继而是关于继续深造的问题。以及如果你有继续深造的打算,是去欧美,还是继续在台湾?包括考研回大陆?
从今年第一届毕业的在台陆生本科生来看,选择继续在台湾升学,也就是读研的比例不小,申请的成绩也比较可观。从私立学校毕业,录取台大等名校研究所的并非个例。可见台湾私立大学陆生在与大陆985、211毕业生竞争台湾研究所名额的角逐中,并不吃亏。
另外,在申请其他国家与地区研究所方面。以招收陆生较多,录取分数较高的辅仁大学来看。根据该校陆生博士生的整理,首届毕业生53人中,截止5月底,除6人分别录取台大、政大及辅大研究所以外,另有11名毕业生分别录取于美国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日本国际教养大学等世界名校。与大陆985名校的毕业生升学成绩相比,这样的成绩绝不逊色。台湾高校教授拥有欧美博士学历的比例相当高,国际姐妹校也非常普遍,这都有助于学生前往欧美国家继续深造。不过大陆一流大学近年来在这一方面战绩日渐卓著,台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流大学与其他大学之间的落差较小,一般大学的学生也不乏升学机会。
至于考研回大陆的情况则比较少见。客观来说,和在大陆读书的学生一起走上考研的战场,对于在台湾读完本科的陆生来说,并不是太好的选择。然而如果因为个人需要希望再回大陆深造的,只能说相比其他考研的学生来讲也并无优势。
所以,自己大学毕业后有无升学打算?倾向在哪里升学?也值得作为决策的一个依据。
五、你是否能够接受台湾对陆生的限制,会不会影响你的计划?
另外,台湾方面目前对陆生的限制仍旧存在,就是俗称的“三限六不”。虽然不断在放松一些法令,但至少近期内,不能打工、以及毕业不能在台湾工作,这两条应该很难改变。考生应该了解这些限制,考虑这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计划?
在本科生方面,台湾高校提供的奖学金较为丰富(相较研究所来说)。所以不少陆生能够用奖学金抵掉部分学费及生活费。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拿到奖学金。所以有些希望及早经济独立的学生,在台湾就会受到法令的限制,无法半工半读。
而有不少陆生出境留学的一大考虑便是今后在留学地区就业乃至移民。但是目前,陆生并不能在台湾找工作。
如果这些限制会大大打击你来台就学的激情,正好让自己冷静一下再决定吧。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台上右)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台上左)17日在香港出席香江论坛,谈两岸关系。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出席香江论坛时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大业,还有很多困难,但两岸关系一定会走到新起点上,因为台海局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大陆...